[转载]师父 手艺 传承
(2017-01-18 09:53:17)
标签:
转载 |
分类: 朱小宝的中医课 |
第一期的外治基础班,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学员们从最初期的叫苦不迭练针,手指酸痛,起茧到现在可以灵活的操作出针下的寒热,甚至跳开经验穴,单用指力配合简单的穴位,治疗一些比较顽固的疾病,对于一些人来说,更多的是充实和兴奋。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欣慰。
于是想起,
电影《师父》中的一句台词
徒弟不行,是因为我们不教真的。
其实师父有三种,
第一种是有真本事,又肯教的,
第二种是有真本事,不教的,
第三种是没真本事,当然更不会教的。
师傅分三种,徒弟也会因为天资,和经历出现不同的差别,有的聪慧如黄蓉,有的驽钝如郭靖,但是都很勤奋,踏实习练,终于有了功夫。
还有学员上完课练针临证,安排时间来跟诊,
耐心细心,笔记做的很好,以后功夫也不会差。
学员跟诊笔记很用心。
我也曾跟师多人,深知求学不易
能把一个医案病例咀嚼清楚,
便可以触类旁通,有所收获。
最后把李宗盛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深得我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20出头入行,30年写了不到300首歌
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
一个人有多少天份,跟他出什么样的作品
并无太大关联
天分我还是有的
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份
人不能孤独的活着
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
眼中看世界的样子
所在意的,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对象
最珍贵,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 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
就是要在各种变量可能之中
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吵杂
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大自然赠与的素材
我得先成就它
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
手艺人往往意味着
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
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
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
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