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周边关于中药宣传说“中药无毒无副作用”
时,我就会在心里大大叹口气。今天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跟大家说,中医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说过中药是无毒的这句话。不要那么惊讶,因为也许家里的奶奶会不屑的看你一眼,然后幽幽地冒出一句真相——“是药三分毒”,这就是民间智慧啊。
问:中药竟然是有毒的?
答:当然,也不是所有中药都是有毒的,也同样,不是所有中药都是无毒的。这里我们先明确概念,究竟什么是中药?在教科书里面的定义,中药之所以被称为中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这就是说,只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那些植物、动物或矿物等都可以称为中药,从逻辑上来说,这里怎么可能都是无毒的呢?所以,无论是《神农本草经》还是《本草纲目》,都是将其收录的中药进行了毒性的分类。
人家李时珍费了几十年写就的《本草纲目》中,标明了各物的毒性,就这样被后人否定了,不知是喜还是忧?
问:中药竟然有毒,还怎么治病呢?
答:现代化学药物也都是有毒的啊,为啥也能治病呢?所以治病不治病的道理,不在有没有毒上。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毒”吧。广义上来说,“毒”就是偏性,就是超出你身体正常承受范围的偏性。可是当你生病的时候,这个时候身体本身就是偏的,所以这个时候应用药物就是以偏纠偏,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什么情况下应用何种偏性的药物,训练良好的中医师都是有准则的。比如同样是活血化瘀,三七、三棱、莪术、藏红花、乳香等作用范围和偏性大小都有区别,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的。不过,中医认为,一般情况下,要尽量用偏性比较小的(也就是毒性小)的药物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就有这样一段话:“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所以,在运用偏性比较大的药物时,要掌握适度,谨防伤正气。
我想说,中药如果没毒,还怎么治病呢?那还有药效吗?
问:中医从来没说过中药无毒喽,为啥会有这样的宣传呢?
答:说实话,小编还年纪小,没有完整经历过“误解”造成的年代,只能是根据现有状况进行推测。一个是中药的毒性相对比现代西药来说确实要小很多,因为毕竟西药经过了纯化的步骤,也就是说,这些药经过纯化将药效发挥到了极致,所以相对人体来说也就更容易造成偏性,副作用也就比只是熬熬的中药要大很多。三人成虎,这样的对比被不断放大,就形成了现在“中药无毒无副作用”的说法。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一些中医药从业者为了各种利益,会对中医药的功效进行夸大,造成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宣传,而整个社会对于中医药的需求大、认识少,也给了这样混水摸鱼从业者以可乘之机。
转自《中国家庭报》作者李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