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盈济堂中医馆
盈济堂中医馆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347
  • 关注人气:1,1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药热药-【课程回顾】

(2015-03-09 11:15:15)
标签:

健康

坤鹤百草堂

李玉宾

中药

中医

分类: 《李玉宾传统中医师承班》
寒药热药:李玉宾老师说,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对药的寒热也把握的不太好。有一次,一个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脉很虚,说明肾气虚得厉害,所以就没敢大量用寒凉药,而是用温通、滋养的药。有好转,但是比较慢。后来鲁兆麟老师给开了一个方子,其中用了10克黄芩,很寒凉的一个药,用了之后效果非常好,患者安静了很多,睡觉也好了,跟人交流也基本正常了。我就想,这么虚弱的孩子用10克黄芩,能受得了吗?但是效果这么好出乎意料,再去摸她的脉,脉象比以前饱满有力了。我突然就意识到自己有一个认识上的偏执,其实不要认为寒凉药就只是伤阳气的,所谓的寒药热药,是我们给定义的,寒凉不过是收藏而已,温热不过是发散而已,只是气的流通方向不同。当需要收藏敛降的时候,就用收藏敛降的药,当需要发散的时候,就用发散的药。一旦这个思维转变过来,那所有的寒凉药就只是一个收藏敛降的药,而不是寒凉药了。当然,寒凉伤阳这个说法也是对的,因为中土的阳气要想很好的运转,是要有生发的力量在里面的,如果把他打压太过就升不起来了,所以寒凉药不能用过。但是,任何一个局面都是需要去或升或降的,有郁热的时候就不升了么?有寒凉的时候就不降了吗?那就没法调这个局面了。所以,不要先入为主以寒热为标准,这会障碍你的思路,束缚你的手脚,一切要以实际需要的升降为标准,来决定你的用药,只不过要做到恰当好处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