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浊

(2014-11-18 12:14:05)
标签:

健康

坤鹤百草堂

李玉宾

中药

中医

分类: 《李玉宾传统中医师承班》

    

清·浊

                                                                                                         水至清则无鱼
                                                                                                                               ——题记
     在李玉宾老师讲的所有关于“象”的概念里面,“清、浊”这一对儿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虽然我在很久之前就有阐释它们的想法,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虽然到今天,还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自己心中所悟所想准确表达出来,但也只有勉力一试了。
     在药象里面,药物的清浊决定了药气能够进入机体的深度。那些芳香的、气清透的药物,能够进入比较深的甚至是脏的层面,而那些不太清透的药就入不了那么深,可能会停在腑或是经络的层面。其实我是在李老师讲的药象中开始感觉药所进入的层次的,而不是简单的去记忆归哪些经,有哪些作用那么机械,而处理不同层次的问题,就要选用不同层面的药物。我们喜欢清澈,所以我们会不理智的认为“清”是褒义词,而“浊”是贬义词。实际上,在身体不同层面发生的问题,需要选用不同清浊度的药物进行治疗,只有是否适用,并无一定好坏。如果问题发生在经脉,用过于清透的药物直入脏腑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是?所以,在中医的眼中,“道在屎溺中”,连屎尿这种看似浊气很盛的排泄物,只要适合,仍然可以作为药物来使用,而原理就是用其浊气“入浊引浊”而后带浊气外出。所以对于药物来说,清浊本自存在,所差只是我们如何利用其性而已。
     不过对于机体来说,人的清浊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健康程度和性格。关于人的气场清浊,我也是在上课之后才慢慢开始感悟的,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体验以后,确实发现人的气场是有不同的清浊的。气场比较清透的人,一般感觉会更加敏锐,不太容易发生纠结,比较好与周围人相处;而气场带着些浊气的人就比较容易想事儿,纠结,感觉比较迟钝,遇事容易想不开。气场清透的人更易接受周围事物,而气场不那么清透的人对于感知和接受来说会有些困难。虽然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用不同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很是重要(就如选择药物一样),不过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一颗清透的心还是要向往和修行的。就如药物一样,只有心的气场足够清透,才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才能越靠近事物的核心和真相。想想,从这个角度说,把“清澈”作为一个褒义词来向往还是有些道理的啊。
     我之前也把这些道理讲给了其他人听。有一个人就问我,为什么你说它清它就清,你说浊就浊,为什么要听你的。那时的我竟无言以对,后来仔细思考了怎么去解释,再后来就明白师承班教学中尝药的重要性了。不断尝试的过程,是在感觉中种下种子的过程,慢慢地清浊等一系列的药象概念就如此形成了。所以,下次有机会我会回答他,不需要我说,你可以自己感觉一下。我们在不断学习知识的时候,却渐渐忘记了这些知识的本源就是来自人类最初的感悟,我们相信了很多道理,却渐渐不再信任自己。其实,我们不需要看 PM2.5的报告,就本能地感觉哪天是雾,哪天是雾霾,甚至还可以对北京、河北、东北、上海的雾霾进行分辨和调侃,这就是人分辨清浊的本能,我们都有的。别人的描述无论如何生动,都无法抵过站进阳光的那一刻,亲生体会的震撼。用心感受、体悟身边的一切,这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
     因此,尽管我还是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描述清浊,不过对于清透的修行已经在路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