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课程回顾】
(2014-09-12 12:21:16)
标签:
健康坤鹤百草堂李玉宾中药中医 |
分类: 《李玉宾传统中医师承班》 |
黄芩:黄芩植株较小,茎细直立,近似方形,自然透出一股通达开散之势。黄芩花是一串紫色的唇形花,远看象黄芩探出了一串紫色的小嘴巴向外说着什么。黄芩的药用部分为根,这股宣散之气,在黄芩的根上也有很好的体现。黄芩的根一般两三年采挖,如果采挖不及时,黄芩的老根的根头会自然从中腐坏,中间木部呈现黑棕色的枯朽状态,就是枯芩。这就是因为黄芩气偏于宣散,容易腐朽中空。黄芩味苦,不过相对于黄连、黄柏为轻,黄芩算是苦寒之药中的轻清之品,苦味之中带有一股芳香之气,李老师形容其象筛子,而不是像黄连那样的封条,一下封死了。黄芩的偏于心肺外周,偏于表层,不能入太深常被用来清宣郁热,而且黄芩苦寒清热为主而又有宣散达郁之效果,所用较广,尤其适合治疗肺热。黄芩苦寒宣散之力大,清热效果很好,所以适用于火郁不甚,易于流通之时。苦味药可以引起下行,当上焦气郁化火的时候,需要一种力量带动气向下走,此时,黄芩为最佳选择,因其轻柔,流通性好,既可以带动火气下行,又不至于消耗阳气。不过黄芩苦寒燥湿之力不及连柏,故湿热内盛下利之时,黄芩则力不能及,非连柏不能建功。黄芩药性虽然轻清,毕竟苦寒之药,易伤阳气,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前一篇:相关之惑
后一篇:通腑泄肺-【课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