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药象品悟课》第二课:黄芪

(2013-04-25 11:53:40)
标签:

坤鹤百草堂

李玉宾

品药

中医

健康

分类: 《药象品悟课》李玉宾

1、观形色:

 

《药象品悟课》第二课:黄芪

黄芪植株高大而开展,端庄对称,叶子是羽状复叶,叶子小而多,排列整齐。



《药象品悟课》第二课:黄芪


黄芪药用部分是根,一根主根直直向下生长。一般用的黄芪多为斜切片,颜色是嫩黄色,

质地比较韧性,有股柔和、绵软的土气,很灵动,所以黄芪又叫绵黄芪。

2、药气分析:

黄芪的气略偏阳、清透、柔和。

3、品药交流:

黄芪和甘草都是豆科植物,品尝的时候略有些豆腥味,味甘香。黄芪的香味和甘草的香味是不一样的,黄芪的香气更浓。

4、临床应用:

黄芪的气清透、柔和、走动流通如同小孩喜动,《神农本草经》中说“黄芪主小儿百病”,黄芪之气与小孩身体之气最为接近,所以,小儿疾病多可用黄芪,尤其是小儿虚证。

案例:大量黄芪可治疗小儿心肌炎(寒入心包),可以很好的补气。

黄芪补气不同于人参,黄芪补气走的是肌表,稍微偏外,人参补气偏于补五脏之气。

案例:患儿,女,全身化脓性溃疡,皮肤溃烂流脓,抗生素无效,久治不愈。每天60克黄芪,治疗2个月痊愈。通过扶正来驱邪,用黄芪来补气,补充人体正气。黄芪之气善走肌表,可长皮肤。皮肤破损用黄芪熬水外洗也有效。

对于成人来讲主要治疗肌表疮疡。还可治疗手术后出虚汗,想比人参、白术来讲黄芪效果较快,90克黄芪煎服,术后出汗一剂药就见效。但是临时守住,并非治本,真正固守中土还需要白术和人参。

黄芪补的是肌表与脏腑之间的流通之气,守中有通;人参补的是五脏藏的气;白术偏于守中焦之气;甘草守护全身土气。黄芪补气作用快,但气容易散掉,人参补气作用持久。

禁忌症:气郁较甚者不宜使用。此时用黄芪的话,会加重郁结,有的患者会出现小便频数。黄芪过量也会引起气滞,同样可以用陈平破解。

黄芪常用量30克,虚损严重可以用到60-120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