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治癌思路
(2009-01-22 13:54:48)
标签:
保健健康扶正化疗张仁济 |
分类: 患者须知 |
中西医相结合,不是将二者简单机械地叠加,而是强调以西医的各种先进检测方式,明确认识不同癌症的病位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程长短不同,预后转归不同,并且与中医辨证治疗经验相结合,对病患产生较为全面的整体认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癌措施,充实和扩大治疗范围,确立更有效的诊治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我们坚持倡导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备手术指征的,建议其接受专科医院的手术治疗,术前服用中药,可以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为手术创造条件:术后服用中药,可以加快术后的康复,消灭残余癌细胞,预防复发转移,提高远期疗效。中医药与放、化疗综合应用,可以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以上是以西医“祛邪”,即尽可能快速、全面消灭癌细胞;以中医药“扶正”,即增强免疫机能,减毒增效的用药原则。中西医共同作用而达到祛邪与扶正相互协调的治疗目的。
没有手术机遇,不能耐受放、化疗或对放、化疗不敏感的病患,中医药治疗则上升到首位。我们在保护脏腑正常功能,稳定机体内部平衡的同时,注重应用具有抑癌作用的中草药,从祛邪治标入手,以达扶正固本之目的,可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提倡带瘤生存,提高五年生存率。同时,我们还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西医的各项复查,以监测疾病的转归并检验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思路及处方用药。
二、坚持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功能的整体治疗思路。
中医理论认为,癌症的发生主要在于人体内部气血流行失常,脏腑阴阳失衡,导致气血郁滞,日积月累,毒热内蕴,化生痰湿,壅塞脏腑经络,而生肿瘤。癌症是全身性消耗性疾患,不能仅以其病灶所在部位而局限诊治,也不能仅以消除癌瘤为目的而盲目攻伐。我们没有固守以某部位癌肿的不同中医分型分期分别诊治的传统医疗模式,而是以辨证诊治与辨癌论治合参,以健脾和胃,益气补肾扶正固本原则,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消坚为祛邪原则,在此治疗总则基础上,灵活应用对症治疗原则,以减轻、消除各种症状,并且强调引经药的运用,以求药力直达病所。
“百草”创始人的张仁济先生认为:“用药的目的旨在调动机体本身的抗病力量,这是治本所在。”他又认为:“清除内热,气血流行通畅,可使机体的机能恢复平衡,增强抑制癌细胞繁殖的能力,使某部位的癌瘤得到控制或治愈。”《素问》有云:“壮人无疾,虚则有之。”正气虚,无力抗邪,而病邪留滞结聚,病邪复又损伤正气,耗竭精血,而正气愈虚。可见,正虚邪实在肿瘤的发病、发展的扩散、恶化过程中,都是最基本的病理转归。因此,临床中,我们扶正不以大补、热补之品,投以平补清补之剂;祛邪不应用大毒大泻之药,对以清热解毒而不伤阴,活血祛瘀而不散血,化痰消坚而不耗津之方药,以求扶正要防留邪,祛邪要防伤正。更于扶正之中凸显健运脾胃的重要性,以其贯穿始终,寓意乃务求药力全面、持久而安全。
三、 坚持科研服务于临床的务实思想
癌症及其复发、转移的防治,需要持久性。中药之汤剂尽管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但煎煮不便,服用不便,不宜长期久服是其不易克服的缺憾。
我将父亲张仁济先生数十年来行之有效的抑癌治癌方剂筛选整理提高,研制出三大系列十数种治癌中成药,均选择便于服用,易于吸收的颗粒剂、胶囊剂型。有抑癌系列的康宁冲剂、新康宁颗粒剂;扶正系列的扶正胶囊、养血扶正冲剂;以及对症系列的药物,分别主治各组癌症之常见症候群。我们在临床中接触的绝大多数是各类中晚期癌症患者,他们或是经历了手术、放、化疗,出现某种并发症,后遗症及严重的放、化疗反应,或是已丧失西医治疗机会的终末期癌症患者,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此时的治疗,我们强调扶正为主,标本兼顾为辅,从而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