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二
(2011-09-19 22:03:13)
标签:
上帝生命人类恋旧心理人生杂谈 |
有时想想人类真是最有趣的一种动物,不仅要知识与智慧及物质财富的需要,当一切外部条件稍显余裕时却还会想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而情感上若有缺失或精神甚感匮乏时,堵在人心头上的便觉是一种无际的人生缺憾,并还把此种缺憾归为人生之中、生命之上最大之缺憾。
我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甚喜在历史的长河中丈量人生的尺度,从此中寻找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提升智慧,丰厚生命,希冀将平凡的人生超脱在一个大尺度之上,最终将灵魂高高超越,以达永恒。我的灵魂是非常快乐的,欣喜在我有一颗饱满的人生态度。
我大体上说是一只早起的鸟,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一般无论晚间睡得多晚,早晨都会按时起床,一番洗漱後大饮一杯水,以帮助胃肠活跃起来,加助新陈代谢的功能,以达发肤的轻盈与透彻。我也注重养生,只要对生命有良益的事情,我都愿意欣然尝试,若觉此法对身体颇有善益,我为此为之不辍。
我好古,嗜古,但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对史前文化的恋旧心理”。嗜古,其实并不完全就是对古代心向往之,而是在亘古长河中涌起的永恒之思,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升腾起的超越之想,面对永恒的天地,人生何其短暂,如莽莽苍林之中的一片叶耳,因故,我常游思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之中丈量人的生命尺度。
古代的宽袍大袖,那非要寥廓的天地来为其承载伸张不可,有了广褒的山林野茂还必有一颗能逍遥天地的生命精神不可。视眼当下今天的匆匆人类,在心上者、敞开门窗鼓鼓底气十足者到底能有几人敢称世奇才?敢谓己曰之大学者,大思想家,大贤、大哲?少矣,少矣,凤毛麟角耳。
当我背靠着盈盈的书架、挤在书堆中间时,我才感到身心的轻松和自在,也才能让我的文思如涌和生命的宁谧皈寂。真的,以往我以能独处才是一个人自得其乐的莫大资本,超大能力,然而,通过一些小事过後,我佩然羡慕起那些能与人和谐相处、相伴一生的人们才最值得称道。
从站台出来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重新拥挤在这滚滚的车流时,我的心似乎还未完全从另一个方向走回来。归来兮,归处应是一隅可供灵魂和身体恬居的场所,只为了心灵和身体有处恬居处,我一直背着包流浪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流浪何止限於城市之间,更确切的说我一直流浪在天地之间。我用几十年的时间低默的做着一个苦旅之中的行者,只为点燃心中那把还未曾绚烂的火。
世界愈喧嚣,我愈孤独了。人群愈欢闹,我愈寂寞了。城市夜晚的灯光照的如昼般太明亮了,我愈能看到黑暗的角落了。现在的人愈来愈自信,愈来愈喜彰显自我了,而我却愈来愈觉得自我之生命愈来愈轻微,愈来愈喜把自己潜藏了。
没有可供栖身之处,人便没有立身之地,家便是人类得以生存衍息的必要场所,家也是生命的保障,没有家,生命片刻不得安宁和安定。然而,家虽可供安身,不可缺,也必不能缺,可安身的场所量体而居就可以了,还非要狡兔数窟吗?大厦千顷,眠不过八尺,而占有却欲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顽固的劣根性。
富了更想富,美其名曰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造福社会,发展经济,可实质上岂是一个“私”字了得。
我的性格倾内向,不喜交往,喜安静,甚至总有人说我自闭,所以,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还能保证精神上的愉悦,这必要靠内心的丰富和心灵上的超越。一个胸蕴大千世界的人,即使足不出户,他的精神也一定与天地共往来。
人生中,最能引起、或令生命不舒服、极端痛苦的事情莫过於一个高贵的灵魂与一个低俗、丝毫不懂心灵为何物的蠢物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人间中并不鲜见,屡屡能从生活之中所能闻到。诉者,痛苦之状难於言表,听者,则是对这种错位的结合唏嘘不以。浩叹啊,人生中真正的心灵相通实实的鲜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