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情随笔——二

(2011-09-19 22:03:13)
标签:

上帝

生命

人类

恋旧心理

人生

杂谈

  有时想想人类真是最有趣的一种动物,不仅要知识与智慧及物质财富的需要,当一切外部条件稍显余裕时却还会想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而情感上若有缺失或精神甚感匮乏时,堵在人心头上的便觉是一种无际的人生缺憾,并还把此种缺憾归为人生之中、生命之上最大之缺憾。

 

 

  我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甚喜在历史的长河中丈量人生的尺度,从此中寻找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提升智慧,丰厚生命,希冀将平凡的人生超脱在一个大尺度之上,最终将灵魂高高超越,以达永恒。我的灵魂是非常快乐的,欣喜在我有一颗饱满的人生态度。

 

 

  我大体上说是一只早起的鸟,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一般无论晚间睡得多晚,早晨都会按时起床,一番洗漱後大饮一杯水,以帮助胃肠活跃起来,加助新陈代谢的功能,以达发肤的轻盈与透彻。我也注重养生,只要对生命有良益的事情,我都愿意欣然尝试,若觉此法对身体颇有善益,我为此为之不辍。

 

 

  我好古,嗜古,但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对史前文化的恋旧心理”。嗜古,其实并不完全就是对古代心向往之,而是在亘古长河中涌起的永恒之思,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升腾起的超越之想,面对永恒的天地,人生何其短暂,如莽莽苍林之中的一片叶耳,因故,我常游思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之中丈量人的生命尺度。

 

 

  古代的宽袍大袖,那非要寥廓的天地来为其承载伸张不可,有了广褒的山林野茂还必有一颗能逍遥天地的生命精神不可。视眼当下今天的匆匆人类,在心上者、敞开门窗鼓鼓底气十足者到底能有几人敢称世奇才?敢谓己曰之大学者,大思想家,大贤、大哲?少矣,少矣,凤毛麟角耳。

 

 

  当我背靠着盈盈的书架、挤在书堆中间时,我才感到身心的轻松和自在,也才能让我的文思如涌和生命的宁谧皈寂。真的,以往我以能独处才是一个人自得其乐的莫大资本,超大能力,然而,通过一些小事过後,我佩然羡慕起那些能与人和谐相处、相伴一生的人们才最值得称道。

 

 

  从站台出来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重新拥挤在这滚滚的车流时,我的心似乎还未完全从另一个方向走回来。归来兮,归处应是一隅可供灵魂和身体恬居的场所,只为了心灵和身体有处恬居处,我一直背着包流浪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流浪何止限於城市之间,更确切的说我一直流浪在天地之间。我用几十年的时间低默的做着一个苦旅之中的行者,只为点燃心中那把还未曾绚烂的火。

 

 

      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机器,而机器、机械时代正在一步一步的毁灭自然,毁灭天堂,毁灭自我,毁灭人类。如今的人类没有了信仰,身心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自由,可精神与灵魂同时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无可寄托,精神和灵魂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上帝死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也随之无家可归……

 

 

      大凡具有“自我”特质的人在内心里,都有一种非常主观的意识,这种主观意识在生活态度上、审美情趣上、价值取向上以及对生存环境、世界观的认识上、人生的终极意义上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形成一种自我主观意识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自我”观念的逐渐形成後,也就由这种意识主导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一个生命的独特艺术风格。

 

 

  世界愈喧嚣,我愈孤独了。人群愈欢闹,我愈寂寞了。城市夜晚的灯光照的如昼般太明亮了,我愈能看到黑暗的角落了。现在的人愈来愈自信,愈来愈喜彰显自我了,而我却愈来愈觉得自我之生命愈来愈轻微,愈来愈喜把自己潜藏了。

 

 

  没有可供栖身之处,人便没有立身之地,家便是人类得以生存衍息的必要场所,家也是生命的保障,没有家,生命片刻不得安宁和安定。然而,家虽可供安身,不可缺,也必不能缺,可安身的场所量体而居就可以了,还非要狡兔数窟吗?大厦千顷,眠不过八尺,而占有却欲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顽固的劣根性。

 

 

  富了更想富,美其名曰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造福社会,发展经济,可实质上岂是一个“私”字了得。  有时我想,人广聚、广敛天下之财於私囊之中,其意义到底何在?纵使天下之财物尽私得於己,其财物又有何用?鼹鼠过河,渴饮无非是饱腹耳。

 

 

  我的性格倾内向,不喜交往,喜安静,甚至总有人说我自闭,所以,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还能保证精神上的愉悦,这必要靠内心的丰富和心灵上的超越。一个胸蕴大千世界的人,即使足不出户,他的精神也一定与天地共往来。

 

 

  人生中,最能引起、或令生命不舒服、极端痛苦的事情莫过於一个高贵的灵魂与一个低俗、丝毫不懂心灵为何物的蠢物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人间中并不鲜见,屡屡能从生活之中所能闻到。诉者,痛苦之状难於言表,听者,则是对这种错位的结合唏嘘不以。浩叹啊,人生中真正的心灵相通实实的鲜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