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麻膜”,我怕谁?(转)
(2010-06-26 09:11:40)
标签:
杂谈 |
平凡心和不平凡追求
“麻膜”源自一支登山队的名字,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登山队,因为这帮人里除了两名登山教练,其他队员的状态和水平都非常业余,还经常拿自己的业余程度调侃自己,于是就有队员提议给队伍取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名字。
正如“麻膜”队长杨险峰所说,“麻膜”两个字本身从字面上讲就很奇怪,很多人问什么意思。“麻”,最早字面意思是小儿麻痹症,“膜”就是脑膜炎。取这个名字,本身的意思是这个队伍是有缺陷,或者身体不是很好的人组成这个队伍,其实引申这支队伍很业余,由法官、老师、经纪人等各行业人士组成,他们怀揣着不平凡的心,出于对山、对自然的痴爱走到一块,一起追逐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希望在精神追求上能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或者说意在享受一场精神登山。正是这七名水平参差不齐的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始学习登山,并怀着平凡人挑战极限的梦想携手向南极点进发。
如今,由“麻膜”登山队参加的“极度体验7+2”南极登山探险活动如今已经圆满结束,其间所经历的艰苦与幸福,不仅对“麻膜”登山队的每一名队员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关注他们的人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和启发。
“麻膜”一群精神贵族
“麻膜”登山队确实是一个组织,但其实也是代表了一批人,他们资质一般,但还是很有追求,并在一路的追求中享受一个过程,如此看来,“麻膜”族不愧拥有“精神贵族”的封号。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老少咸宜、职业五花八门的族群,或许已经在我们身边潜伏很久,只是“麻膜”登山队的出现给了他们显山露水的契机。
在某广告设计公司工作的小叶,看了“麻膜”登山队的相关报道后,颇有认同感的表示,自己其实就是一“麻膜”,小叶说,她原来非常喜欢画画,从美院毕业后就被招进了目前工作的这家广告公司,干起了设计的活儿,刚开始时也常感到自己没有设计天分,像个业余选手,备受冷落与指责,每每在设计稿上签上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就会鼓励自己再努力些。经过一年多的适应与学习,她发现自己做设计时也变得得心应手,一些老客户还经常指定要她做设计,小叶开始相信自己在这条“麻膜”的设计路上将会越来越有感觉。
“各位麻膜,正式通知大家,麻膜有了自己的BLOG论坛,当你进入这样一个网站,你会体会到众人对“麻膜”的认同及“麻膜”的凝聚力。在这个“麻膜之家”,尽管大家平时各忙各的工作,可有空时就开始整理收集mamo档案,随时把mamo日记、mamo大事记放在这里,积少成多,记录mamo快乐的点点滴滴....
从“麻膜”到精英的距离
从“麻膜”成精英,有些许“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味,也是从菜鸟到老鸟,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过程,这段距离对某些人可能是一年、两年,也可能是十年、二十年,而对于某些人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事。尽管对于很多“麻膜”族来说,成不成精英并不是目标,而是意在享受追求的过程,可一不小心,真成了精英又该有另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就如参加登山队的王秋阳女士说,以前她和其他玩户外的女队员在队伍里算是比较弱的,圈子里的队员都开玩笑称她们为“麻膜”队员,但是这次经历不同,她不仅不是队伍里面需要帮助的对象,反而成了照顾别人的人,能够帮助其他队员登顶会觉得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所以,就算登山时要比以往多背一些东西,但是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很有成就感。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有所追求,有了追求,才能为之不懈地奋斗,纵然是失败了,毕竟曾经努力过,也就无怨无悔了,生活的最大意义也就在这个奋斗的过程里得到了体现。”一位成功人士在他自己的“博客”里这样记述道,相信以后我们还会在更多的地方看到他们的“麻膜”故事。
<本文摘自温州日报的时尚版>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