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说的是真的吗?----品牌真谛

(2009-08-28 20:26:52)
标签:

消费者

媒体

品牌

互动

团队凝聚力

杂谈

分类: 品牌传播与管理

    关于什么是品牌,已经做过很多讨论,是消费者的认知印象和感受,我综合了很多经典的定义把品牌浓缩成区别和附加值,社会责任三个关键词。我们做的关于品牌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和消费者沟通,改变消费者的印象。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就是人有思想,当然思想的不一定对,但人们会觉得自以为很对。所以人们相信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东西,卖的最好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人们看到的听到不一定是真实的,有的时候没有选择,媒体强奸你的耳朵和眼睛,有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标准又不一定对。所以品牌某种程度上利用了这个规律。也就是品牌的拥有者做了信息处理,只让你看到听到关于品牌好的一方面,对一个一般的甚至是劣等的产品层层包装,看上去很美,然后通过媒体,来影响人的选择。

    消费者是不能完全判断产品或服务的品质的。因为消费者不是专家。怎么可以要求消费者既懂电器,又懂电脑,还懂营养,还会品酒,还懂房地产,精通汽车,熟悉纺织品,熟练掌握手机的故障维修,哈哈。几乎不可能。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完全凭借他能接触到的相关信息。你是消费者你怎么选择呢?最好的选择是找到专家,但专家是要服务报酬的;其次是口碑,从哪里来呢?一个人的影响大还是其他媒体倡导的消费潮流影响大?最主要的还是大量的媒体信息。但媒体品牌和服务的信息很多时候是被操纵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品牌和广告都是一种信息取舍的艺术,说什么不说什么。人生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你给她一个意义;品牌也没有任何的意义,除非你给她一个意义,并且不断强化,这个意义成了内心的信念,就是消费信赖,就是人生追求。所以说品牌是一种意义管理,我们给自己的品牌和服务设计一个意义,针对定位人群内心需求,然后不断的丰满这个意义,成为定位人群的一个标签。并且这些意义被浓缩成一个简单的符号,透过现代化的传播和不断地暗示,拥有这个符号就是拥有那个精彩震撼的意义,拥有皇家尊贵的层次和境界。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你层层包裹的东西极有可能因为一个细小的失误以及很多很大的失误,比如事实上你的生产线脏乱不堪,品质以次充好。有人说营销没有真相,并且永远没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我想对于那些能够认真选择的消费者来说,这个真相变得轻而易举了。

    虽然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人口仍然占主流地位,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途径和平台,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显然已经有超越传统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各种网站诸如网站留言、论坛社区、博客、聊天室、即时通讯群组等手段发表意见,通过互联网这些年的发展,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企业只要与相关地区的主流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于舆论的动向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把握。但是今天,由于互联网成为了主要的信息来源,互联网上是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来自千千万万个个体,就单个的事件而言,不同的网民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观点,必然会发出很多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声音,而一旦某些观点被某一类网民所认同,又会产生连锁式的另一轮传播。更何况你认为的伪造的真相呢?

    比如你的的销售团队凝聚力很差,希望招聘更多的新人来补充,然后就会刊登招聘广告,提供怎样的机会和报酬。是不是很好?是不是会吸引很多人才?事实上你并没有重视人力资本,没有以人为本,几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发,新聘的员工只要谷歌百度就会看到这些糟糕的消息。这难道不是品牌的一部分吗?这难道不会影响经销商和消费者吗?所以很多企业认为会做品牌,那只是表面的样子,品牌的真功夫在这里呢。

    有时候品牌就像一个明星,以前我们只要能看到明星在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就足够了,就以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光辉的人。但现在我们可以知道很多明星吸毒,还有的是黑社会,他们并没有珍惜粉丝对他们的爱,不成长进步,最后只能被抛弃了。你不在能够说一套做一套而又掌控一切了!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真谛就是真诚真实,可以适当夸张。这个表里如一的艺术正在回到原本应该在的位置上,生意的古老法则就是诚信,等价交换。

    人们当然愿意为更有实用价值更独特并且能来带来积极信念的增加内涵的产品和服务付出更多的钱,前提只有一个,这一切都是真的,尽管我们承认艺术的创作和思想的延伸会带来无限价值!否则你会付出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