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一家麻辣香锅店挂出条幅,想吃香锅年代,就不要躲猫猫。可惜刚挂出一天就被城管叫停,当然和躲猫猫无关,似乎和悬挂条幅的有关规定有关。无独有偶,南京一地产商又打出房价不再躲猫猫的促销广告,我们可以感受到躲猫猫一词汇之热非同一般。
很多有识之士把躲猫猫看作我国法制化进程的里程碑,进行了各种论述,我们也可以看到
对真相渴望以及真相本身的力量有多大。这是一种进步,每一个的心灵都在不被蒙蔽的路上,公平公正平等尊重正在在每一个公民身上发挥力量。
在真相大白后我们想这个青年的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他的家人可以让心里安宁些。
事实上,这更是一个网络传播的经典案例。我相信和躲猫猫一样承载了很多社会问题的事件再发生,但为什么躲猫猫影响这么大,不可否认广泛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这个传播是如何实现的呢?显然不是躲猫猫致死的24岁青年家属自己掏钱作的广告,而是网络互动引起的舆论压力再推动。
从网上爆出新闻反响强烈,到云南各报纸的头版报道追踪,政府的及时反映,然后就是央视凤凰卫视,新京报等各地的百余家媒体的报道转载,一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的话题。因躲猫猫出现各种流行语。比如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三大武林绝学。躲猫猫成了一个传播线索和通路,让我们可以看到事件的整个过程和各方观点然后达致进步社会想要的结果或者应该的结果。
在品牌至上的今天,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思考躲猫猫呢?香锅和地产商的动作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是建立在一件于个人是悲剧于社会是嘲讽的基础上的,但这个意识确是需要肯定的,或者他们也是对24岁青年的声援。传播至关重要,但传播是不是一面之词呢?什么才是品牌传播?品牌是一种区别和附加值,但没有认知就没有区别,没有价值观念的融合没有责任就没有附加值。没有互动的传播,而仅仅是传统的投放失去意义,因为消费者知道你的自说自话,更不要说那些在办公室作出的战略了。只有在互动的基础上,能够承担责任的品牌传播,这个承担责任就表现在对社会事件和观念的引发推动上,才是满足需要的而非消费主义的品牌建立。
才是今天和明天的正确道路。那些忽悠消费者,仅仅引领消费者欲望俘虏消费者的厂商,那些自作聪明的品牌建设者,都将被真相大白于315,而退出消费者的大脑,或者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反面话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