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不必谈之色变,如何科学的吃糖
(2012-11-09 10:39:23)
标签:
减肥方法健康健康减肥诺特减肥诺特营养 |
分类: 健康饮食 |
在一些人眼中,糖和脂肪一样,是饮食的“禁区”。之所以禁糖,无外乎担心吃糖长胖。其理由是:糖含有能量,吃糖的过程就是积蓄能量的过程,就是长胖的过程。
还有些人一提到“糖”马上联想到“糖尿病”。其实,迄今为止,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同样不能认为——不吃糖或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
其实只要合理吃糖,在为机体提供必需能量的同时,并不存在导致肥胖、进而导致糖尿病的风险。那要怎么样吃糖才算科学呢?
下面来说说科学吃糖的五个“不”
1、每餐之前不要吃糖果。甜食有一种特性,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抑制食欲。有些人因某种情况在餐前半小时饮用了一杯高糖饮料,结果导致正餐食量大减,营养摄入失衡。因此,餐前一小时应少摄入糖果等甜食。
2、每餐之后不宜马上进食甜品。一些人有正餐后进食甜品的习惯。这样的话,即便是很少量的甜食也是不合适的。进餐后血糖升高,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如果餐后马上吃糖果,会造成血糖过高,胰腺就要加倍工作以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此以往,胰腺因疲倦而怠工,导致病变。因此,每餐后不宜马上进食糖果。享用甜食的时间可放在两餐之间,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等。
3、空腹不吃甜品、糖果。空腹状态下进食甜品,会导致胃肠胀气、胃酸分泌过多,出现恶心、返酸和烧心感。还有人以一杯甜饮料替代正常早餐,认为这样“方便快捷”。其实,空腹饮用甜饮料会造成糖分迅速吸收,血糖瞬间升高,使胰岛素大量分泌来降低血糖,结果可能导致血糖过度下降,出现低血糖反应,不仅严重影响上午的工作和学习,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4、不要一次性大量吃糖。一次性大量吃糖,不仅会使血糖骤升,胰腺负担过重,还会引发胃肠不适,食欲减退,胃胀嗳气,并严重影响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5、部分人士不宜吃糖。不可否认,确有部分人士不能或不宜吃糖果,他们必须在营养师的指导之下才能适量吃糖,其中包括肥胖、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胃肠功能弱、胃炎和消化道溃疡、胃食管反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