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之瘦:神经性厌食与贪食(上)
(2012-08-21 08:03:56)
标签:
健康健康减肥诺特减肥诺特营养诺特营养棒饮食减肥 |
分类: 饮食与减重 |
在减肥运动风起云涌的今天,人们对“厌食症”这个名称已不陌生。因主演《泰坦尼克号》而声名鹊起的凯特·温斯蕾特,以珠圆玉润的身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她也曾饱受厌食症的折磨:“当我19岁时,以为瘦就是美结果搞到精神崩溃。”经过6个月的挣扎她终于恢复进食的意念,以后又得到丈夫的鼓励,才对丰满身材乃至对自己重拾自信!
绝大多数时候,厌食症和贪食症是一对刻薄的孪生姐妹,心理学家把这两种症状都叫做进食障碍。
厌食症最基本症状:主观上认为自己太胖,非常强烈的恐惧自己发胖,给自己一个较低的体重限度,无休止地减少体重,闻“胖”色变;开始的时候是不敢吃,到疾病后期,食欲极度缺乏,身体消瘦,体重比正常低至少15%,比自己原来体重至少减轻25%;对食物有强烈的欲望,这样的节食坚持不了几天就会禁不住食物的诱惑。大吃一顿。为了不导致发胖,就采用吃泻药或自我引吐的方法,使吃下去的食物迅速排出体外,然后再继续开始节食,控制不住了再暴吃一顿。如此周而复始,结果出现了贪食症的症状。到了后来,为了控制自己的食欲,干脆自行服用食物抑制药,但这些药却使人情绪低落,反应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没有食欲,又开始厌食。也因此,厌食症俗称“减肥综合症”。
进食障碍的发病年龄主要在15-30岁之间,女性患者的数量高于男性约为10-20倍。在美国有800万人经受着厌食症的折磨。其中20%的人因为厌食症而死。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尤其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城市里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对三围的苛求只是一种表象临床心理学家认为;神经性厌食症状的产生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并不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对自己的三围有着过分要求的人往往把漂亮的身材视为自我价值的重要部分。尽管他们一般都不肯承认也不愿向他人表露这层想法,但实际上追求身材苗条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惟恐长胖而盲目节食,造成食欲减退,并逐步发展到厌食的程度。
此外,精神创伤、持续心情抑郁、对性方面的烦恼等其他心理问题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导致进食障碍,专家认为,很多时候,进食障碍者对自己身材的苛求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层的原因往往是他(她)们在其他方面受挫,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目的,转而苛求自我的身体。
最典型的是戴安娜王妃很多人都记得她接受采访时的一幕:高贵的王妃微微颔首,一双淡蓝色的眼睛向上抬起,流露出无限的忧郁,讲述着不愉快的婚姻和皇室生活压力,使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了厌食和贪食,多次自杀、割腕、撞柜子……就是这份哀怨,使英国人再也无法原谅他们未来的君王。
无独有偶伊伊丽莎白·泰勒也曾经被贪食症所缠绕。被她称为“我生命中最伟大的情人”的理查·波顿因飞机失事死亡后。她感到非常绝望,整日酗酒,同时也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她才从阴影中走出来。可以说,任何一例进食障碍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心理原因。精英外貌:有趣的是,厌食症患者总把自己看得比实际更胖,并采用过分节食来对抗这种感知。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要求厌食症病人估计自己脸部、胸部、臀部的宽度,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发现厌食症病人对自己身体的估计都过胖。尽管他们已经骨瘦如柴,大部分患者仍认为自己或自己的某个部位“胖”并为此而感到不安。众多研究中发现病人对自己的腹、胸、臀、腿围的估计比实际大10%-15%。
可怜的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全民自虐”呢?现在流行的以苗条纤细为美自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也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因素。前一段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的《格调》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今天,肥胖是中下阶层的标志。与中上层阶级和中产阶级相比中下阶层的肥胖者是前者的4倍。我们确信在这个国家存在一种精英外貌:“它要求女人要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