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岁话旧以及其他

(2012-01-06 16:15:15)
分类: 日影︱时光印痕。

 

正月,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又俗称之为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元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宋代人士吴自牧在其撰写的作品《梦梁录》中《正月》开篇写道:“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古人过节是热热闹闹的,尤其是农历新年。而正月里的传统习俗有:初一拜年、占岁、聚财。初二祭财神。初三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初八谷日、顺星。正月十五元宵节。因为我是汉族,我们这儿到了腊月二十四要扫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扫去旧一年的一切的不好与晦气,以寄托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到了腊月三十,也俗称大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早晨起来要鸣放鞭炮,烧纸钱给祖宗,保佑来年平安。还要贴春联,然后开始做年夜饭。王安石也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絮絮叨叨了一下新年,可能是想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内心有些小小的雀跃虽然城市的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但是内心的美好期许还是存在的。我总是歆羡古人过春节时热闹非凡的景象,小小的茶楼酒肆中人满为患,吆喝声,戏曲表演声,爆竹声,小孩儿的笑声不绝于耳,街上那可真是万人空巷,人声鼎沸啊,春节的习俗也不胜枚举。忽闻一声车鸣,惊扰了早已跑进书中的闹市了,春节的怀想暂且打住吧,或许,内心的愉悦与欢喜,只有在阅读时方能体现出来。

 

 

一首古琴曲,一盏茶香,一抹思绪,一点怅触。

 

问余何适?廓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有一段时间内,读完弘一大师的这句偈语内心总是感到悲喜交集,大抵是“问余何适?廓忘言”这一句直戳内心深处。我总是问自己,到底有没有永远,但内心潮湿阴霾之处告诉我,没有所谓的永远,只有看得见的终点。或许,这样的想法是太极端,太悲观主义了。抑或是思想的贫瘠,目光的短浅,人生经历的需要,还无法走出这伤春悲秋的泥淖,只能使半知半解的边走边看。不过还好,我始终告诉自己,做一个谦卑之人,心怀感恩,不浮夸,也不堕落,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人。

 

也曾在内心告诉过自己,要做到心如禅枝,那么世间万事万物,便可做到物我两忘。喟叹的是,毕竟不是圣贤之辈,这些大智若愚的偈语,又岂是这一朝一夕所能覻破的。惟独现在要做的是,保持内心的清欢,不随波逐流迷恋南柯一梦的事物,也不过声色犬马的生活,每日都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憬悟,一书一茶,一纸一笔,过富有朝气蓬勃的积极生活。至少是,不辜负彼年信誓旦旦的自我承诺,也不负暮年回首时残留太多遗憾。

 

 

他是捣花人。

 

林地为席,百花为被,山水为枕。前段时间阅读周瘦鹃先生的文集,被他清淡秀丽的文笔所折服了。那会儿内心读得倒是甚喜,手不释卷,只因他写的那一句“何时重订看花约,置酒花前共细斟”,便迷恋了这些花花草草,势必要写一写这些或明媚或潮湿的花草。于是呵,植物情结便萦绕心中,荡漾开来,洇出一片潋滟花海。开始搜集花草方面的书、诗词,读到兴致盎然时,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也会铺纸提笔写那么几句无关风花雪月的小短句。于我看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经过时间慢慢熬成的。读周老文集,看来还得需要些时日才能一一读完。

 

人外闲事,只谈花草树木,这是我对于即将所写的文章的态度,而那些彷如春日里含苞待放的字句,也是关于花花草草,关于四时之景,清事之乐。

 

最后,关于生死的态度,周老说:深愿满室花香,于氤氲气氛中熏醉不醒,允称善终。关于美景美物,在《庐山草堂记》中也有写道: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是呵,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心生欢喜,内心澄净清欢。他是那么想的,不愿耽溺韶华浮光,成为一个凡愚之人,甘于平庸、碌碌无为一辈子。至少不能成为游手好闲之客,应该多读诗书,多悟禅语,品茶养花,做个闲云野鹤之人。于我看来,世间的琐碎之事,昌盛过后,除了自持,都是俗事。这样一说,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可我内心依然是那么坚持的,以嫩芽钻出地面的姿势,向阳而生。

 

 

仰首韶华,低眉迟暮。

待我裁一卷纸,将记得的烟花影事铺陈写来,写那一朝梦醒后,清霜满园,光景如故。那旧年花事,须臾已迟暮,却欲还折柳相惜。昌盛也好,虚空也罢,只希冀来年遇一良人,得以共修得世事的圆满。但是你看,这世俗的纷纷喧嚣,终究是惊扰了方寸。只由得如今趁韶华未老,邀三五好友,最好是一起踏雪寻梅,游院、赏景、清供、吃茶。月浸竹馆,笛声悠长。围院把酒,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思及欢喜往事,丰盛如昨。这芊丽小字,犹若痴恋妄想,哪能成真呵。怕也是梦中寻花,水中捞月,幻觉一场,不足解慰。

 

还有。

期许的是,来年某日,小院里,桃花下,有一良人,陪我看书,读诗词,听小曲儿,内心富足,时间充沛。如“一些年之后,我要跟你去山下人迹稀少的小镇生活。清晨爬到高山巅顶,下山去集市买蔬菜水果。烹煮打扫。生儿育女。午后读一本书。晚上在杏花树下喝酒,聊天,直到月色和露水清凉。在梦中,行至岩凤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鸟声清脆,树上种子崩裂……一起在树下疲累而眠。醒来时,我尚年少,你未老。”这般与世无争,清静安好。可是人那些早已离散天涯的人啊,终究是老了、淡了、旧了、远了,回不去了。能有一个倾心清谈的知己太少太少了。

 

 

约莫是要煞尾结绳纪念了,似乎还有很多的话尚未写完,也罢也罢,留着他日再写。因为,来日方长。

 

 

 

辛卯年十二月十三日。节气。小寒。

是在天寒地冻的严冬,斜风细雨的清昼而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旧日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