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业银行”何时变更为“中国兴业”(一)

(2011-06-10 21:29:26)
标签:

财经

恒生银行

股权结构

中国平安

兴业银行

中国兴业

   如果兴业银行某一天更名为中国兴业,成为金融控股集团。这一天会来到吗?我不知道中国兴业何时能够到来,我希望早点。我这是妄想吗?让我来试探性地分析兴业银行未来之路。                         

                                          兴业银行前世今生

   1988年8月,经人民银行批准,福建省福兴财务公司、福建投资企业公司、福建华兴投资公司这三家企业作为

发起人筹建了“福建兴业银行”,为了走全国化发展之路和优化股权结构,通过1997年、2000年两次增资扩股,

引进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一般法人机构,比方中国电子、上海宝钢、上海东方国际、招商局集团、湖南电力

等。由于一般法人自身原因(主要是获利丰厚或企业自身发展之需),先后通过股权交易市场转让了股权离开了

兴业。直到2003年,为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和技术装备,公司引进了恒生银行、新加坡投资公

司、国际金融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同年,福建兴业银行变更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股份

制商业银行。经过4、5年谋划A、H股同时上市,到只在A股上市,最终在2007年初登陆上海交易所。(简单梳理

后,我为一些基础投资机构以2.8元以下的价格卖掉兴业银行而惋惜。我还注意到,三家海外公司以2.7元的价格

1.8倍PB获得了25%股权,产业之本和金融资本购买银行股主要看PB和公司愿景)                            

                                          混业经营大势所趋

  我记得中国平安也是1988年成立,比较这两家公司经营成果,截止2010年末,中国平安总资产1.17万亿,净资

产1120亿,兴业银行总资产1.84万亿,净资产920亿。经过22年发展,这两家公司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平

安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控股集团,下面有保险、银行、证券和信托等等,为市场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发展

前景更好。兴业银行目前只有银行、信托、金融租赁,未发展可能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打造百年兴业,中

国平安是榜样,兴业也应该走综合经营之路。

    根据中国进入WTO的协定,我国将在2010年后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国外金融机构必将纷至沓来,国外银行基

本都是混业经营,如果我国银行业不进行混业经营,必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是中国政府不允许的,混业经营

也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中国政府应该在政策上为银行业混业经营扫尽障碍。

    从福建自身的条件来看,我们知道福建有了兴业银行、兴业证券,这两家公司第一大股东都是福建省财政

厅,如果再有一只保险牌照,金融集团雏形就已成型。打造兴业金融集团, “兴业人”也是这样做长远规划

的。根据兴业银行的中远期规划,他们谋划成立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至于以何种形式成立,是以兼

并收购还是与台湾、大陆等企业合资成立我就不得而知了。为了未来迎接国内国际同业的竞争,为了降低单一经

营风险,必须进行多元化经营,兴业和地方政府已经在低调准备着。

                                     良好的股权结构利于公司发展

     我们对比一下兴业、平安、招行、民生的股权结构,你会发现,平安和兴业股权结构最优,大股东多元

化,没有一家独大,利于公司治理。汇丰和恒生这两家海外公司的存在,这对两家公司的帮助不可小觑。我们要

特别关注“恒生因素”,恒生银行在香港很得百姓信赖,它依托银行业发展混业经营,包括保险、基金、投资

等业务,自72年上市以来,为投资者带来了200倍收益。兴业银行与恒生银行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在公司治

理、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人才交流、IT技术、新兴业务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兴业银行很可能发展成为未

来的“恒生银行”。恒生银行是商业银行中内涵式增长的典范,兴业银行很有可能像恒生银行靠内生性来发

展,这对长期持有的老股东最有利。(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