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原谅历史》之三

(2009-10-20 13:50: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不原谅历史》之三 

哪一个民族不是庸俗的 

  没有理由去诅咒无数庸俗、贪婪的民众,也没有理由去歌颂他们空洞的力量与广阔的忍辱负重。民众就是民众。如果没有英雄的提醒,民众从来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向史书上交答卷。

   民众从来需要天才带领,民众从来就是精英性格的附庸。

   历史上,一个精英遮盖了成千上万众人的事出现得还少吗?把功劳簿似是而非地推给民众,只是大人物伪善的谦辞。相反,一个民族整体的文明脚步,在某个时期,对一部分民众,可能是残酷的,正是需要对他们的生存牛排进行含泪割舍。

   大人物们,比常人更经常地发生犹豫。为了政绩的完美与功德,总是不得不迷失于人群那“过日子”般的苦苦乞求……

   是谁把文明像讲演稿一样改来改去?后人查遍了史书,把一切罪过,都说成什么“劣根性”,并且把它认定为哺育了大人物精神田园的民族性格,以此作为稀释历史罪责的方式,我从来觉得空而无当。

   鲁迅用小说一再图解过的民族“劣根性”,是一道无解方程!

   这个命题没有什么意思。当一个历史原因大到无法抚摸的程度,这个原因就无法查询与解决。

   民族的勇敢,不是千千万万匹夫之勇的总和,而是那些稀有英雄对匹夫之气的凝炼提升。同样,民族的龌龊,也不是遗传基因的腐烂,高官显爵们学习、发明阴谋的本领大得惊人,快得惊人。而历史传播毒瘤的能力更无可比拟。一位圣贤生前的丑闻败露后,他那口授的“论语”便充满了虚伪。

   劣根,都是大人物们在种植与传播,怎么能把它扣在连生存都无力招架的民众头上?!民族的痛苦,不需要充满了存活愿望的民众们承担。它,只含在英雄们怯懦的泪水和跌倒的姿式之中。要求一个民族中的每一个人都像帝王一样地超越生存,可笑而苛刻。

  广泛地说,哪一个民族不是庸俗的,不是狭隘的!哪一个民族没有劣根性?但是,有摩西带领希伯莱人走出了埃及,中国呢!

  与那些沾沾自喜的、曾经是强盗们后代的一层层西方脂肪们相比,中国,到了今天这个远不能令人最满意、远不能让人甘心的地步,可以说,每一个被怀疑、被憎恨的人物,也包括那些被歌颂、被纪念的人物身上,都响彻了中国人声泪俱下的遗恨之声。

  我无法冷酷到敢于说,我们仅是一个一辈子安于一日三餐、安于每夜搂着婆姨钻窑洞的民族。但是至少,我们是一个匮乏超然于世之思想者的民族。我们很难产生跨越低等私人生存欲望的大智大慧者。我并不指望,这个民族中有一半人醉心于形而上的云雾。但至少,在几亿人追逐物质、一心拯救自己个体的时候,在这个羊群中,至少应该站出一个孤独的牧人!

   这样的人,立于民族之上,不为风吹草动地、纯形而上地俯视民族的精神,拯救民族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俯视整个人类。正如一边对抗着风向,一边不倦地指引着羊群的牧者。他可能因此而损失自己肉身里无数的小小牛排,但是他可能捍卫了纯洁的巴黎,以至地球的半边或全部。

  鲁迅,是中国人中一个曾短暂地刺破过时代的、卓有小知小见的人。但鲁迅,过分强烈的社会、道德倾向,包括他狭隘的复仇性格,以及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妨碍了纯净的先验性精神世界的形成。他的后期,已无法冷静地、抽象地从形而上的意义上观照包括自己论敌在内的全民族精神方式。也许,那些过去年代里带着毒血的匕首太恶毒太众多,以至于鲁迅的剑在刺中了比那些常人掩藏得更深的庸俗痛点时,也同时刺穿了自己的脸膛。

    拟意尖锐的鲁迅,正是被中国式的庸俗所围攻、浸泡得变了形的伟人。鲁迅的后期,谁咬他一口,他就咬谁一口。他的写作中,已经渗杂了一个自负老人由于惯性式地捍卫自尊而不断发出的个人攻讦。他那洁癖一样的执拗精神,并没有如日中天地一贯升起。后来,在与低等庸俗的作战中,他只是煞有介事地摇摇晃晃挣扎着,自认为一天也没有倒下。

1989年4月15日 广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