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究人类》之三:三个人与四个人

(2008-06-11 12:35:23)
标签:

追究人类

东方人

完美婚姻

时尚

分类: 拯救女人

《追究人类》系列随笔之三

三个人与四个人

徐敬亚

一般来说,中国人的心肠比较软。对上辈人孝敬,对同辈人亲善,对后辈人怜爱,都是最大的美德。相反,中国人认为西方人的心肠比较“狼”。他们婚后往往将父母逐出家门,甚至“反聘”回来当保姆。对同辈人,他们各人顾各人,提防隐私的泄露,讲究自我意识的尊严。对于可能无法出生的后代,相当多人干脆就拒绝让其出生。中国人是热泥,西方人是寒霜。

对于家庭,东方人看得比面子还重要。公开的文字,包括法庭的判词,对于家庭的维护,从来带着一种天然的袒护。它的温馨,它的伦理之乐,被注入了天然的暖烘烘、香喷喷的滋味。一说起“家”,东方人仿佛就要掉眼泪。

在中国,“情人”一词,从来就有偷鸡摸狗的隐含贬意。而“第三者”,似乎已经在法律的意义上被暗示为道德上的服刑者。

中国人所说的“第三者”,其实就是在由两个人组成的家庭游戏的外围,出现的第三个人。他或明或暗地喜欢着其中的一人,而且他在限定的范围内不断徘徊。这,应该是合乎道德,更可乎法律的。像一粒突然出现的好心电子,它可能使这个家庭原子核间的拥抱更加紧密。严重一点说,他如果产生了威胁,带来了裂痕,那么此种裂痕也并不可能他刚刚用手砸出来的,而应视为家庭原本的一种隐患。不从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只客观地看人类,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是纯粹的坏人坏事。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在几十亿人口中,必定有与他情趣相投者活在另一个地方。他与那另一个人肉体与灵魂的贴紧率,最大值可能达到100%!然而,地理、民族、语言、年龄、财产、学历、宗教……都可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阻隔。因此从概率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婚姻难于达到尽善尽美。历史上,完美婚姻从来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或蒙蔽性。

尽管人类发现了数学上的优选原则,但现实中的爱情与婚姻却相当随意,并且十分匆忙。假定家庭组合是一种临时性的游戏,那么,一个人的青春期和择偶期便更加短暂,这个最佳时期一旦错过,他就很可能成为人类“分组游戏”的被淘汰出局者。这从时间上加剧了人类爱情的悲剧色彩。

如果婚前的错误应该得到原谅,那么,按照客观的道理,人类婚后的交往理应成为匆忙搭配的补充与校正。正选者在时间的流程中,可能出现某种败露或变异。这时,作为爱情的候选人--第三个人的出现,其实预示着爱的福音。

可怕的是,人类各民族的婚姻一直成为法定的契约存在。对爱的第二轮追逐,往往将追逐者,即原有婚姻的被占有者推上背叛席。而“第三个人”如果也已经进入婚姻,那么新爱情的产生,便将两组家庭的四个人都卷入了争夺的漩涡。当私人间的协议无法完美时,为了维护安定,社会便会以冷酷的表情对违例者进行道德或法律的审判。四个人之间,互相完美的“换防”可能性,从概率上讲异常微小。历史上出现过的“换妻”行为,只能作为一种暗中的、互相确认的、临时性不规范行为。

有一种比较混浊的说法:人们不管怎样选择,一生中痛苦与幸福的百分比都是相似的。这对那些安步当车者,是相当有力的安抚。而对于那些为了真爱去铤而走险者,却不啻当头一棒。

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活在世上,为了一点点爱,受到如此多的困扰,人类可真是一种不幸的生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