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山西动物保护金钱豹豹猫猫盟 |
分类: 大猫日记 |
我在山顶,心情复杂。
我和老蒋、明子、黑鹳坐在越野车里,看着窗外。过去我需要费尽力气披荆斩棘爬上来的山坡,现在我们开着车就上来了。这不奇怪,去年山火的时候我知道为了救火,这里修了条路上山。但眼前的情况是,现在我们是在一个山上的三岔路口!一条路绕过山梁,沿着山梁往远处延伸;另一条路则转了个弯从另一条山沟下山——就是过去豹子喜欢走的那条豹子小道。
我心说不好,看上去这防火道已经覆盖了我们的样线。我一瘸一拐地走了一段,果不其然,有俩机位的树都被铲没了……老蒋在草丛和倒树里扒拉半天,没有相机。
我四处打量,兽道依稀在。过去那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遮蔽的小道,如今只是不显眼地隐藏在草丛里,旁边则是一条暴露着倒木的机耕路。新鲜的泥土翻在外面,向阳处已被晒干,上面是车辙印子;而背阴面的积雪已经融化,一片泥泞。
下山后我们在林场和李场长聊天,得知去年发生山火后,市里决定投资兴修防火道,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山岭重丘:计算行车速度20km/h,路基宽度4.5m,极限最小半径15m,停车视距20m,最大纵坡9%。最小纵坡0.3%。)修建,共计138公里,几乎把这一带所有的大沟都覆盖,并从半坡和山梁联通。
商议了一番,明子和老蒋去检查几个机位,万幸的是这些地方看上去还没被防火道侵占。我和黑鹳则坐在路口看看鸟听听风观观山。
棕头山雀、黑头鳾、银喉长尾山雀,在我们身边蹦蹦跳跳飞来飞去,远处星鸦在哇哇地叫着,黑鹳说一听星鸦叫唤就会觉得很空旷……
2、3个小时后,明子和老蒋回来了。防火道为他们节省了大量时间。样线上6台相机仅少了一台,还有5台都还在。不爽的是,2012年这里豹、野猪、狍子的活动都较少;值得安慰的是,还是拍到了豹,而且拍到了两只在一起。
于是我们启程下山,过去我要走两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就搞定。
豹子小道如今彻底成了康庄大道,过去那些在山沟里湿润而隐秘的兽道如今可以让车辆畅行无阻,不过我居然在路上看到了新鲜的豹猫粪便。
山沟里的相机丢了一台,到目前为止这一带一共丢了4台相机。其中三台为修路施工导致,还有一台情况不明,更像人为所致。
粗略对比一下,自去年夏季以来,该地区大型兽类活动较少,野猪有两群,狍子活动数量明显降低,獾、野兔、松鼠、雉鸡的拍摄数量基本稳定不变,雉鸡繁殖拍摄较多。豹猫也基本稳定,但豹的活动数量明显减少。这里就是拍摄到豹抱着树枝玩耍休息的地方,去年夏季以来只有2-3个个体经过。拍摄到那两只豹的时间为9月,从时间判断应为雌豹带着基本长成的小豹。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是一公一母,因为后来听永蛋说去年夏天曾在这一代见到过一只死去的小豹,怀疑是生病而死,因此也可能是雌豹再度发情。
第二天老蒋和明子再度走了一条尚未被开发的山沟。里面的环境和第一天截然不同,雉鸡很多,兽迹也很多。9台相机他们回收了8台,幸运的是拍到了一些不错的照片,尤其是几张狍子和豹猫,遗憾的是有几台设置成照片模式的相机没电了,没能拍到一只迎面走来的漂亮豹子。
在他们俩进山作业期间,我和黑鹳俩瘸子就开车到处巡游,从榆次到左权再到和顺再返回。山西的环境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煤矿、秃山……标准的穷山恶水,在大多数地方你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个还有大猫存在的省份。在一个村子里,我们看到村口的大树上有数十只苍鹭正在盘旋飞舞,而村民则视若无睹,或许这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防火道的修建还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实际上我并不清楚防火道对动物的长期影响,只能确定在短期内影响是肯定的,中大型兽类会远离正在施工的地区。进一步来看,豹子小道过去是豹巡游和捕猎的场所,但近一年的监测表明豹已经完全不在这个山谷里活动。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因素:1,过于开阔暴露的环境导致狍子、野猪等几乎不再走这条路,豹失去了大量的捕猎机会;2,这种开阔暴露的环境可能对豹而言也不大适应,于是放弃走这条道路了。
但我也在一些早期修建的防火道上看到过豹的粪便。实际上这些防火道并不铺设水泥或柏油,因此当草和灌木在道路上长出来以后,会较好地与环境融合起来,并形成一些更好行走的路线。在人为干扰被很好控制的前提下,动物们是否会逐渐适应这些新出现的道路?我认为猫科动物的适应能力非常好,很多地区的观测表明虎豹甚至豹猫都会很好地利用人类修建的道路。永蛋说这些没啥影响,因为豹子的食物都还在,它们不会去别的地方。而我担心的是,过去连续三年观测到此地有豹的繁殖行为,施工或许不会影响到豹的活动,但多疑的雌豹今年还会继续在此地繁殖吗?或许只有持续的监测才能说明一切。
说到底,防火道还是为了保护森林,不能轻率地否定它。但千百万年来山里就没有路,只有兽道,森林依旧在,兽群依旧在。究竟怎么看待它,我也很迷惑。
在林场里,我和李场长就如何保护金钱豹聊了许久。这个省级保护区只是挂了个牌,并没有用于保护的经费支持,实际职能只存在于林场。而李场长包括林业局对我们的监测和保护一向非常支持,他们也自发地协助我们做了不少保护工作。我们在这里的这几天,能够很很强烈地体会到在防火期他们工作的认真,基本上外界人员是不允许私自进山的,山口都有护林员看守。李场长说他能确保这个林场基本不会发生盗猎,他们看管得很严,一旦发现下套、电网这些都会严加惩处,而且他们平时也在看管着我们安置在山里的相机不会被偷盗。相比之下我想起来上周在北京百花山地区,我们在一道山梁上的所有6台相机全部被偷了,山上还有引诱猎捕狍子的痕迹,真不和谐!
但豹的保护依然是个问题。永蛋告诉我,去年就在附近又有几头牛被豹咬死。这里面的尴尬之处在于,林场辖区内是禁牧的,但事关当地老百姓的生计,林场不可能做到100%禁止;而被豹咬死的家畜既不在赔偿范围之内,林场也几乎没有这笔额外经费来赔偿,谁能确保农民不会为了报复而对豹下毒呢?
更微妙的是,榆次这边是禁牧的,但隔壁和顺县却是鼓励养牛的。我和黑鹳在一山之隔的和顺县几个林场的属地沿着县道一路而行,看到无数的牛就在山坡上吃草,这些地方都是豹可能活动的范围,人豹冲突几乎无法避免。豹并没有行政划分的概念,它们会在县城之间往来穿梭,雄豹的领地较大,多半会覆盖到不同的林场,它们想必也会知道什么地方牛多。食物充足的时候豹自然会避开家畜和人类,但在饥饿的时候,它们会如何选择?
食物链就将被保持,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或许能够延续下去
豹还在,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是希望所在。2013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愿意帮助我们共同来保护这些美丽的大猫,令我感动不已、感激不尽。凭我一己之力这两年实在走的举步维艰,而永蛋和林环也不得不选择去找工作维持生计。当兽道变成了马路,当牛群漫步在山坡,当高速公路开始切割山脉,当以不干涉为核心的保护准则已经不可能继续,那么为金钱豹做点什么就成为我们必须去思考的问题。我、老冯、明子、老蒋、黑鹳……,我们都常年漫步在野外,醉心于野外的风声鹤唳、花谢花开,这决定了猫盟可能永远不会以大众宣传为主要保护手段,我们更希望在大猫漫步的地方和林场共同找到一些切实可行、能起到实际保护效果的一些事情去做,2013年将是个很好的开始。
但我依然不敢乐观,中国的金钱豹会越来越多吗?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正在快速而猛烈地摧毁着最后的荒野,即便是我们几个人和林场的弟兄们还在努力做一些事情,这些大猫的足迹又还能在林间那些小道上存在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