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幸存者:2010.07.30山西记录

标签:
三北猫科山西野生动物华北豹保护chinaleopardbigcat杂谈 |
分类: 大猫日记 |
http://s15/middle/532406c8t749e28b319ee&690
据调查,山西省的生态足迹为全国最大,人均生态赤字高达3.578782公顷。“生态足迹”是由加拿大提出的一种度量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理方法,后经完善,已成为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的方法。
也就是说,山西的环境糟透了。
但是就是在这糟透了的环境中,华北豹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似乎比中国其他地区的豹种群都要更好一些。然而山西豹的生境目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落后地区靠山吃山,开发旅游似乎正成为很多县、乡的唯一发展方式。然而这些旅游景点的开发基本没有考虑到维护生境的需求,虽然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但实际上是对原始生境的一种破坏。
我们这次去的灵石地区就是这个情况。
http://s15/middle/532406c8t74892db2a8ee&690
7月29日下午,我乘动车来到山西太原,和林环直接赶往晋中。这次来主要是按照前些天和老冯一起商量的工作计划,对之前的考察数据进行核对和补充,然后回北京后我们再加以整理。当天晚上我把之前的考察笔记和一些记录仔细看了一遍,把2个片区、15条样线的拍摄机位、坐标等数据都分类排察了一遍,确定第二天去榆次地区的某个样线,把没有记录的一些数据补充一下。然后31日我和林环去灵石地区,检查那边的相机拍摄情况。
第二天一早,我们直奔第一个目标而去。这地方就是08年我带着摄像曾经走过的那片山,J-YC-YC-A点。不过这次我们没有走上次的路线,而是从一个山谷进入,沿山的东南侧往上走,有五台相机安置在此地半山处。
天热极了,永蛋说多少年了都没这么热过。这是中伏的头几天,俗话说热在中伏冷在三九。天气预报说有38度,不过实际上这里的38度感觉比北京的38度还是要凉快一些,没有那么闷。我和永蛋早上9点左右开始上山,林环则去修车了——这辆老切诺基已经不堪使用,浑身是毛病,但没办法现在还没能力换。我俩一路走着,脚下草丛里不时飞出一些鸟,雄性雉鸡还是很漂亮,尾羽已经长出来了,但不是很长。还有一群小型的鹑一类的鸟,也没怎么看清楚。一路往上,盛夏的太行山里也不好走,植物非常繁茂,居然永蛋也走错路了,看来并不是只有我犯这种错误,哈哈。
http://s4/middle/532406c8t749e280e64f3&690
我们从这个沟里往上走
我们一路沿山沟往上,沟底较为湿润泥泞,但并没有潺潺的泉水,看来地下水位下降并非只在河北到北京,山西也是如此了。一路上有无数的苍蝇,每当我停下,我就觉得自己身上至少有200只苍蝇停了下来,这让我想到是国家地理还是什么片子里面有个镜头,摄影师的手上停满了苍蝇——走了1个小时后,我居然适应了,也懒得去驱赶它们了。总体而言,这边山区的植被情况相当好,虽然总体还算是次生林,但乔木和灌木均为原生种,应为当初原始林破坏不算严重后的恢复。
到了一个三叉路口,我看到一只动物从一棵倾斜的树上跳了下来,钻进灌丛不见了。个子跟家猫一般大,由于跑得太快,没看清楚是什么,更来不及拍摄了,从动作上看可能是个豹猫。此处到达了第一个相机安置点,我给相机更换了SD卡,然后记录下了GPS坐标。然后我们从右边叉路往山坡上走,走不多远就到达了第二处相机点。这是两台安置在一起的相机,有意思的是,我们在相机前十米处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树挂。
之所以说它奇怪,是因为它太高了。通常豹的树挂距离地面不过6、70公分,鲜有超过1米的,然而这个树挂距离地面却有1米6左右的高度。大家知道,猫科动物在树上抓挠的时候通常是伸着前腿,身体往前倾斜,两爪交替抓树干,高度通常不会超过体长(豹体长是1米多一点)。这个树挂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几种可能性,一是豹站在树下旁的一个小斜坡上挂爪,这样就不是站在地面,因此会比较高。但树下的小斜坡距离树木有段距离,这个可能性存疑;二是这不是猫科动物的树挂。但我和永蛋当时仔细察看了,和林环回去后又仔细研究了一下照片,感觉爪痕相当明显,应该没有问题;三是这是更大型的猫科动物留下的,但这一地区似乎没有老虎的存在,因此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因此这个挂爪只能是一个疑点了。问了一下老冯,他说是不是有可能是豹子上树的时候留下的?但我们都觉得这个可能性也不大,豹子上树不会留下什么明显的痕迹。更加离奇的是,我和永蛋本以为相机会拍下这个家伙,因为从这棵挂爪的树只要沿小路转个弯就到了我们相机的位置,但相机却什么都没拍到,这个聪明的家伙绕着相机走开了,真是遗憾。
http://s15/middle/532406c8t749e281c1e2e&690
http://s4/middle/532406c8t749e282ff923&690
这就是这个树挂的所在地
http://s14/middle/532406c8t749e283f438d&690
这两台相机就在树挂前面十来米处,但是什么都没拍到
然后我们继续往上走,去回收了山腰上两外两台相机的卡,在那里永蛋跟我说某年某年他看到一只母豹带着两只小豹从这里经过。
中午时分,我们从山里出来,林环开着勉强修好的车来接我们,我们去永蛋家里摘了不少杏,这种坐在树下伸手就摘张口就吃、丝毫不担心农药问题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下午到晚上我和林环检查了回收回来的五张卡,很遗憾,完全没有看到豹的踪影。狍子、野猪、獾子的踪影很多,豹猫、雉鸡、赤狐也是常客,但唯独缺了豹。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边的豹曾经很多,树挂也证明有大型猫科动物的存在,但此地却连续一年多没有拍摄到金钱豹了。
http://s2/middle/532406c8t749e28455821&690
夏季的山区色彩纷呈
http://s13/middle/532406c8t749e2853024c&690
这是个掉落地面的鸟蛋,永蛋的眼神很好,发现了它
http://s16/middle/532406c8t749e285dad5f&690
http://s9/middle/532406c8t749e287016a8&690
http://s8/middle/532406c8t749e287c4997&690
灵石:不一样的天地
31日早上我和林环驱车前往灵石,从09年起三北猫科在当地的绵山里下了13台相机,但09年始终没有拍摄到金钱豹,林环打算把这些机器都撤回来。灵石距离晋中100多公里,对于绵山可能大家更为熟知的是作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文化名山的介休绵山,但实际上绵山的山体很大,三北猫科主要关注的是灵石地区。之所以关注这里是因为老王认识当地一个过去的猎户,现在他帮着三北猫科一起在当地做动物保护和研究,有他带路,相关工作就可以开展了。灵石地区的山体和晋中地区的并不连接,因此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了解物种构成对于了解山西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有必要,只有调查不同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获得了不同的采样数据,才能够得到相对完整和客观的结论,也为以后各区域的动物保护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这次我们没有上山,因为这边的向导已经在6月底把相机都回收回来了,因此我和林环就省事了,只用把相机带回去即可。这次带回来的机器我们一直检查到深夜,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是灵石地区的物种构成显然和榆次、和顺一带是有所差别的。狍子、野兔和野猪依然是物种构成的主要部分,但黄喉貂、林麝的数量明显比那边更多(林麝之前只在芦芽山拍到过,榆次、和顺地区都没见过,而山西地区林麝的分布似乎未有详细的记载),赤狐的活动相对频繁,但豹猫却很少见。自从2010年1月起,豹也出现在了这一地区,依次有两头公豹被相机记录下来,其中一头为断尾的豹,非常好辨认。而另一头则在5月才来到,这个好奇的家伙显然不像榆次地区的豹对红外相机早已熟悉,在相机前盘桓了好一阵子,又闻又看。
值得注意的是,豹在这一区域的活动在09年完全没有(或是没被记录到),这说明什么?由于监测时间很短,很难有结论下出。可能和榆次、和顺一带的情况类似,豹的活动和领地并不固定,而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呈阶段性迁徙的规律;也可能是其他地区的豹在寻找新领地(旧领地丧失、公豹成年等因素)是来到了此地。总之,该地区其实很有必要继续监测下去,这是另一片与之前片区不相邻的豹的生境,这样的生境越多、联系性越强,则豹的种群就越能得到好的发展。但就怕目前生境的孤岛化越来越严重,那么各个片区里的种群就会趋向近亲繁殖,从而走向衰败。
进山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这篇山区距离高速公路并不远,而在山口的村子里听说这地方想发展旅游,看得出来村民们对此还是颇为期待的,靠着山区,他们没什么更好的挣钱路子,看上去旅游是个不错的选择,来的人多了,自然就有商机。文明的脚步紧跟着旷野,很难说出好还是不好,从当地居民的角度说显然是好事,但旅游业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多大影响?可以说影响遭透了。问题在于中国的所谓“生态旅游”其实是“去生态区旅游”,旅游的内容不外乎农家乐、山野聚会、篝火晚会、吃野味这些,和国外发展较成熟的以看动物植物、感受自然原生态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旅游是两码事,属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其代价就是生境被逐渐破坏,动物物种被迫远离旅游区,被压缩到更偏远的地方——但现在已经几乎无可压缩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型猫科动物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大型猫科动物的领地最大。
http://s14/middle/532406c8t749e28856a6d&690
雪地上的赤狐
http://s14/middle/532406c8t749e2889e91d&690
这是断尾公豹第一次出现
http://s10/middle/532406c8t749e289015a9&690
又出现在另一个机位
http://s9/middle/532406c8t749e2897ae58&690
在相机面前很严肃地观察
http://s4/middle/532406c8t749e28a264d3&690
黄喉貂的出没比较频繁
http://s8/middle/532406c8t749e28a87987&690
这是另一只公豹
http://s9/middle/532406c8t749e28b02fb8&690
一只漂亮的狍子
目前很难准确地估计晋中地区豹种群的真实情况,但就全国而言,这一地区的华北豹就像是一小群孤独的幸存者,在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悄悄漫步。这些优雅的身影将在丛林中存在多久?是走向繁荣,还是日趋消亡?这取决于人类的意识和行为。三北猫科也将联合各方力量,力求为这些美丽的大猫多做一些事情。
未完待续:视频资料整理完后就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