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过啊,补7.18长哨营的纪录
(2009-08-18 18:05:31)
标签:
猫科动物保护华北豹环境保护户外活动貉猪獾怀柔杂谈 |
分类: 大猫日记 |
山西回来后在7月中旬上了一次山,没啥好的收获。东山第一次拍到了清晰的猪獾,另外那只漂亮的公狍子也再次出现了。那两只貉子看上去瘦了些。另外还有几个匆匆跑过的小家伙,看不出是啥。
上周在贵州待了一周,拍了不少照片。回头专门发帖吧。
我来补内容了......先把7.18上山的纪录说一下。
先这些吧,兔子松鼠山鸡就不上了……
7月18日驱车进山,算了一下东山的相机已经很久没去看了。进山途中在怀柔县城边上小拍了一会儿一只独栖枝头的雄性阿穆尔隼,到了9月底,这些小家伙们就该往南飞,到我公司附近了。
7月中旬,正当是最炎热的时候。我对于这个季节上山很是发怵。进了沟没多远,看到地上有条个子挺大的赤峰锦蛇,故记得有2米多。这家伙静静地趴着晒太阳呢,于是我给它拍了个照。看了看感觉不够近,于是凑过去拍,这家伙猛然发觉,一点不给面子扭头就跑了。
赤峰锦蛇
于是继续上山,一路把我热得七窍生烟,后悔水带少了。于是走几步歇一下,走着歇着……居然迷路了。我诅咒这些疯长的植物,居然让我在这条走了那么多次的路上也会走迷路,GPS显示的路线明明距离我就30米远,但我怎么钻都找不到路。
找不到就算了,我坐在树荫底下开始吃桃子。吃着吃着居然天不热了,我抬头一看,一片云飘了过来,然后NND开始下雨了。于是我很无奈地起身打算继续走。这雨也有意思,我站起来了,它也不下了,于是我又坐下。这次我听到背后的树丛里传来哗啦哗啦的声音,不知道是我打扰到什么动物的午休了,我抽出丛林王,等着有什么从树丛里跳出来,不过什么也没有,声音也消失了。于是我起步动身。我往回走了几百米,这次我很顺利地找到了路。然后就是沿途收卡换卡,在3号机位前我看到一堆还算新鲜的粪便,心说这下肯定抓到你了。然后去了久违谋面的4号机位,这地方已经被杂草淹没,也不知道收获如何。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觉得这是胡扯,怎么着下山也更轻松。我哼着小曲一路小跑着下了山,然后开始在电脑里看视频。我惊讶地发现,这些卡大都拍满了,倒不是有所新的斩获,新1号机位、3号机位都受到阳光的干扰而不断自拍,真是让人愤怒阿。尤其是新1号机位,我没想到居然树叶间隙投射下来的阳光都会让它激动起来。不过这个机位拍到了那个公狍子和一只匆匆跑过的野猪,由于角度好,因此还挺好看的。
大公狍子生活得不错
新1号机位前跑过的野猪
猪獾,这是位新来的家伙
这个跑过的家伙是猪獾么?总觉得脸有点不像
这只貉站在土坡上看着3号机
4号机位很让人沮丧,三个月时间里它除了两只雉鸡什么都没拍到,看来4号机所处的这个大下坡并不是野兽们喜欢的路线。2号机位和3号机位抓住了不少家伙,两只貉依然生活在这里,夏季它们已经换上了带有条纹的夏装,看上去也瘦了很多。而野猪则几次匆匆地跑过,可惜每次只有一只,没有看到像山西那样成群、带着小猪仔的猪群。新来的客人是猪獾。这个胖乎乎的家伙两次经过2号机和3号机,但相隔不远的新1号机并没有捕捉到它们。(看来实际上动物的通道是从新1号机位和3号机位之间的某个岔路离开。)另外还有一种总是迅速跑过的家伙,或许是猪獾,但又觉得有些不像,不知道究竟是啥,大家可以帮着看看。小兔子、雉鸡等也时不时地路过……总体而言,这几个月下来东山上的生态群体现在看来大致如此。貉的数量还可以,獾的生存状态也不错(粪便较为常见),而大型的食草动物,如野猪、狍子等数量不多,狍子的数量甚至可以说太少了。由此看来,这个片区要想养活一头豹,相对困难一些,或许再过些年,等食草动物的数量多起来了,才能形成固定的大型食肉动物栖息地。其实这地方如此,这一地区的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这上百平方公里的区域一定有豹在活动,但其谋生应该是颇为艰难的,为获取食物而付出的代价也会比较大。另外我很怀疑这座山上自从年初有豹子活动以来,到现在应该都没有豹来过。这两只貉的生活很规律,应该属于比较好捕捉的对象,但它们一直都在。要不就是我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豹的巡游路线。
在山下,王凤岐的邻居家正在翻新房子,他们告诉我说王凤岐估计不会再回来了,去医院查了可能是肺癌晚期,只剩两个月了。挺感慨的,生老病死就这么发生,而这里依然山青树绿,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他家的小白猫在我家里茁壮成长,我们都很喜欢它,它似乎和之前收养的王景岐家的小花猫关系特别好。一只常住于此地的灰脸鵟鹰在我头顶飞起,落在不远处的白杨树树冠上,我过去拍了几张,它再次起飞,振翅远去。
3号机位前的粪便,应该是食肉动物的
这个洞可能就是那对貉的一个屋子
令人无奈的4号机位
山谷里盛开着淡紫色的花朵,夏天和冬天的差别多么大阿
灰脸鵟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