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座大厦,别把“酒店”当“酒店儿”
(2008-06-24 22:08:56)
标签:
杂谈 |
早晨起来,随手翻开一张本地报纸,题曰:《金座大厦项目有望年内复苏》,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刚刚经过一次流拍的身处大连最繁华地段的金座大厦,有望在年内结束长达10多年的沉默。有关负责人透露,已经有企业表示对金座大厦志在必得,有望在今年拍买该大厦并重新启动。
该负责人表示,如果能重新启动金座大厦,除拍买费用外,还需要在今年投入4.6亿元的建设费用。金座大厦未来的功能设计将分为三块:1/3建筑面积将建成快捷式酒店,还有1/3用于写字间,剩余部分用于商业项目,充分发挥金座大厦地处中央商务区的地缘优势。
毫无疑问,无论是我从业房地产行业的10年,还是每天上班看着“金座大厦”的10年,心里都有一份酸甜:10年前,在大连这条“城市第一大道”的中心部位,相隔不到半公里的中轴上,几乎同时破土动工了三个“世纪献礼性”的项目,奔德大厦、远洋大厦和金座大厦,城市大手笔所给予人们的震撼,在当时也让我们这些地产人为这座城市自豪过好一阵子,可项目主体封顶后没过多久,这“三胞胎”纷纷下马成为“烂尾”,城市的骄傲变成了城市的“焦袄”,披在这座城市最显眼的位置上,10年过去了,“奔德”在高调中大手笔启动了;“远洋”正在以“国际水准”规划着,可“金座”这个“大胎儿”如今却在“便捷酒店”的拍卖流拍声中反复折腾着......
不仿我们先去弄懂什么是“地标建筑”?我的理解是占据着城市首席中心区位,有着庞大的建筑体量和卓越的建筑形象,市民心目中的不可动摇的高标准商业物业配套等因素组成的,能够充分代表着城市面貌的建筑物,按此标准,“金座”无疑是最具“城标姿态”的建筑。
“奔德”,前年由“香港新世界”这样真正的地产巨头接手打造,“远洋”,去年在“世界500强”的企业“远洋集团”进行着“国际化规划”,而如今,“金座”却在“便捷酒店”的“火车站经济”的定位中运作着。
从这则新闻,我似乎感觉到胸口被“噎”了一下,“百年大连”,其实就是“百年青泥洼”,在这样一个“城市地标”的位置上,有人却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着这个曾经给我们大连人无比骄傲的“城市标志”,“酒店”跟“酒店儿”相差很多,“星级酒店”跟“便捷酒店”更是天壤之别,这反而让我联想到了这座城市标志上平添了一些“旅店”的痕迹和味道,跟“旅店”越来越近了,跟“标志性”却越来越远了,如果说站在“客流量”的角度考量项目,倒是有一定的“经济性”,问题出在我们只调研了从火车站里大包小裹走出来的人的局部市场需求,而忽视了“国际化城市”含义的论证,当事者都在说为这个城市负责,可到了真正具体去“买单”的时候,人呢?
如果说:“金座”像一个酒瓶,暗喻着里面装着这座城市的“百年陈酿”,可如今的规划者和经营者,却更像是一个拎着装有“少半瓶”剩酒的“醉汉”,腿在摇晃嘴在说胡,我无意去谴责和评估“便捷酒店”这个“舶来品”的优劣,可我知道:用相当于“香格里拉”的面积和气势,去在“地标位置”和“城标建筑”上,打造一个“酒店儿”或“旅馆”,这无疑于是场“儿戏”。
毫无疑问,无论是我从业房地产行业的10年,还是每天上班看着“金座大厦”的10年,心里都有一份酸甜:10年前,在大连这条“城市第一大道”的中心部位,相隔不到半公里的中轴上,几乎同时破土动工了三个“世纪献礼性”的项目,奔德大厦、远洋大厦和金座大厦,城市大手笔所给予人们的震撼,在当时也让我们这些地产人为这座城市自豪过好一阵子,可项目主体封顶后没过多久,这“三胞胎”纷纷下马成为“烂尾”,城市的骄傲变成了城市的“焦袄”,披在这座城市最显眼的位置上,10年过去了,“奔德”在高调中大手笔启动了;“远洋”正在以“国际水准”规划着,可“金座”这个“大胎儿”如今却在“便捷酒店”的拍卖流拍声中反复折腾着......
不仿我们先去弄懂什么是“地标建筑”?我的理解是占据着城市首席中心区位,有着庞大的建筑体量和卓越的建筑形象,市民心目中的不可动摇的高标准商业物业配套等因素组成的,能够充分代表着城市面貌的建筑物,按此标准,“金座”无疑是最具“城标姿态”的建筑。
“奔德”,前年由“香港新世界”这样真正的地产巨头接手打造,“远洋”,去年在“世界500强”的企业“远洋集团”进行着“国际化规划”,而如今,“金座”却在“便捷酒店”的“火车站经济”的定位中运作着。
从这则新闻,我似乎感觉到胸口被“噎”了一下,“百年大连”,其实就是“百年青泥洼”,在这样一个“城市地标”的位置上,有人却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着这个曾经给我们大连人无比骄傲的“城市标志”,“酒店”跟“酒店儿”相差很多,“星级酒店”跟“便捷酒店”更是天壤之别,这反而让我联想到了这座城市标志上平添了一些“旅店”的痕迹和味道,跟“旅店”越来越近了,跟“标志性”却越来越远了,如果说站在“客流量”的角度考量项目,倒是有一定的“经济性”,问题出在我们只调研了从火车站里大包小裹走出来的人的局部市场需求,而忽视了“国际化城市”含义的论证,当事者都在说为这个城市负责,可到了真正具体去“买单”的时候,人呢?
如果说:“金座”像一个酒瓶,暗喻着里面装着这座城市的“百年陈酿”,可如今的规划者和经营者,却更像是一个拎着装有“少半瓶”剩酒的“醉汉”,腿在摇晃嘴在说胡,我无意去谴责和评估“便捷酒店”这个“舶来品”的优劣,可我知道:用相当于“香格里拉”的面积和气势,去在“地标位置”和“城标建筑”上,打造一个“酒店儿”或“旅馆”,这无疑于是场“儿戏”。
前一篇:展会,其实就是“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