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经据典:人不是动物。
(1)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仅仅由于这个唯一的然而是基本的区别,就不能把动物社会的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社会中来。----自恩格斯《致彼·拉·拉甫罗夫》
(2)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从事生产,人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这是自然界离开了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因此,把动物社会的生活规律直接搬到人类生活中来是不行的。----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3)人口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它是这二者的对立统一。人口的自然属性是是社会属性的物质基础,而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则给以重大的影响,以至决定性的影响。自然属性总是通过社会属性表现出来。因此,人口的本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它的社会属性。
以上这段话摘自《人口学基础》.北京、河北等10所教育学院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2版.1986年第5次印刷.第1页。
2.等值转换:人不是动物。
从生物学来看,人就是动物。(胡守均)
从人具有的社会性看,“尤其要指出,人超越了动物。”(胡守均)
超越:跨过。(新华字典)
等值转换:人超越了动物=人跨过了动物=人不是动物。
3.你为什么一定要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认识人呢?
因为事物由许多属性组成,但有的属性是主要矛盾,有的属性是次要矛盾。而我们认识问题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即运用抓重点的方法。
社会性是人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认识人的问题。
4.强调人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即服务于自然性也超越自然性。(胡守均)也就是说,强调人的社会性,并不是要否认人有自然性。 在人身上的自然性都是以社会属性表现出来的,即使是人体的结构,有时候也表现出社会性,如化妆、整容、变性等。 可以肯定地说,除了人体的部分结构以外,人的自然性都是以社会性表现出来的,没有纯粹的自然属性。
胡守均:复旦大学教授。本帖引用的“胡守均”均来自他的著作《文明的双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