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届生物高考题商榷(以为氮15是放射性元素)

(2011-12-17 13:45:58)
标签:

北京

生物高考题

商榷

半保留复制

放射性

核素

杂谈

分类: 生物高考题商榷

 

http://img2.ph.126.net/0O6UcCN0_78vnasmIu_lTw==/1033294639521953652.jpg

 图一、Meselson与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示意图

  一直以为高考出题是一件很严肃、很令人敬佩的事情,而能为高考出题的人则一定是学富五车令人崇敬的饱学之士。带着这样的崇敬之心,从咱老布高考那时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不料,最近一件偶然的事情,却彻底地颠覆了二十多年来咱老布对高考出题家们的崇敬之情。前几日,咱老布之女拿来一张高中生物试卷,问其中的几道试题。其中的一道标称是“北京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的试题却如炸雷轰顶般地令咱老布目瞪口呆!惊愕之余,老布心想无论如何北京高考是绝无可能出这道荒谬无知的试题的。于是,急忙上网搜寻,不料,这道荒谬无知的考题却赫然列在2010年北京高考生物的第30题,分值16分。

   说到这里,相信所有的考生家长们都会对2010年北京高考出题家们的无知与不负责任愤慨不已。今将该题转载如下:

  2010年北京高考生物第30题(16分)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Ⅰ代

B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1/2轻带(14N/14N)

1/2中带(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 (         )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         )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          )组和第(        )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

(3)分析讨论:

① 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        ),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          ) 复制。

② 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 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            )带。

④ 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中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

  咱老布现将该题出题之荒谬与无知评述如下:

  (一)该题的出题家对Meselson与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完全无知,Meselson与Stahl是利用稳定性核素14N与15N的密度差异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实验中的沉降位置不同来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该题第(1)问中的“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与第(3)问中的第三小问中的“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 (            )带。”出现的“放射性标记”与“放射性强度”字样,说明该出题家连最基本的14N与15N是稳定性核素都不知道!将无放射性的核素说成有放射性的核素,而且,出自北京的高考出题家之手,简直是天方奇谈!更是北京高考出题界的奇耻大辱!! 

  (二)从该题的第(1)问中“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 (         )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是唯一氮源。”可知,该出题家是将稳定性核素15N看作是放射性的了。结合该题第2组实验结果,又知该出题家是认为“仅为重带(15N/15N)”带有放射性而被检测,这更说明了该出题家对Meselson与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的完全无知。

  (三)如果该题仅是个别滥竽充数的高考出题家的谬误倒也罢,问题是咱老布在网上居然搜索到当年高考后,北京某名大附中的特级生物教师坐客某媒体高谈阔论解析该试卷,却全然不知该题之错误的怪事。结合某些生物出题家们所出的“放射性18O标记实验”之类的试题,可知,有相当多的生物教师缺乏核素示踪技术的常识,所以,才闹出了将稳定性核素15N与稳定性核素18O看作是放射性核素的天大笑话!

  (四)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的《普通高中生物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遗传与进化》中在介绍Meselson与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时,并没有说明最终的实验结果是通过紫外吸收照相法确定轻带、中带与重带相对位置的。以至于一些不学无术的生物出题家们以为是通过放射性测量得出结果的。Meselson与Stahl的DNA半保留复制实验发表于1958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  Meselson.M.S. and  F.W.Stahl.1958 “The replication of DNA in Escherichia coli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44,671-682),建议该教科书再版时,能将实验结果的检测方法作一说明。

  (五)不知师范大学生物系是否将《核素示踪技术》作为选修课,但由于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出现有关核素示踪技术的内容,比如:光合作用、DNA复制等。为防止谬误流传误人子弟计,恳请师范大学的教授们在你们殚精竭智为撰写SCI文章而呕心沥血衣带渐宽之余,放下身段,关心一下你们的学生,把涉及到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最基本知识传授给你们的学生,防止再闹出将稳定性核素15N看作放射性核素的天大笑话来。

 

(文中图片下载于网络,谨向原作者致以谢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