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陈氏梅园山庄谈乡村旅游建设

(2015-12-05 23:02:10)
标签:

田桃源

旅游

分类: 另类营销
从陈氏梅园山庄谈乡村旅游建设

    位于湖南桃源架桥镇的陈氏梅园山庄开张了。开张前夕,应镇长邀请前往参观。这个山庄是由一个姓陈的农民建的,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旅游局的大力支持,我很为他们改变乡村面貌的决心所感动。看得出庄主花了不少银子,但却略有遗憾,没有建成人们理想中的山庄。问题在哪里?我想从四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文化基因剖析。文化是项目的魂,该项目应着重抓住以“陈氏”为主的宗祠文化和以梅为核心的梅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源远流长,值得深掘。陈氏是一大姓,乃黄帝后裔,以国为姓,受姓始祖胡公满,祖籍颍川 祖宗妫满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杨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特产果树。常绿乔木,且雌雄异枝。据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考证 ,野生杨梅的生长史至今已有7000余年。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西汉司马相如所著《上林赋》,其中有“樗枣杨梅”的词句,证实人工栽培杨梅距今有2200 多年了。两种文化我这里就不展开讲。总之,陈氏梅园没有很好地抓住文化之魂,因而没有突出特色,让人有游离之感。 
    二、商业模式分析。目前该项目只有摘杨梅与吃饭、打牌,没有注重商业模式的设计。一般来讲,除了政绩工程,都讲究投资与回报。陈氏梅园既然是旅游项目,便要充分考虑“吃、住、玩、娱、游、购”六要素,完善产业链,也才能更好地让客人掏钱。吃,除了杨梅,还有杨梅汤、杨梅酒、杨梅饮品、风干杨梅等,作为乡村旅游,腊肉、土菜也少不了;住,住在梅园里的民宿,体验梅园风情;玩,玩点诗歌,围绕杨梅作文、采摘杨梅都是可行的;娱,搞个以梅为主题的赛诗会怎么样?画画杨梅呢?游,游于美丽的梅园,在杨梅园里牵牵手,也是够浪漫的;购,源源不断开发不尽的乡村土特产。
     三、建筑风貌解读。武陵源规划建筑设计院的理念是:“最好的建筑是与周围的环境高度融合,最好的设计是看不出设计。”现在的山庄却是罗马柱与风火墙参差在一起,不中不洋,显得很另类,没有地方特点,特别是风火墙采用了现代瓷砖,墙面贴的也是瓷砖,很不协调!路灯也破费了一番功夫,极显豪华,其实在乡村,不如在树枝头挂一盏马灯,既经济,又别致。还有围栏,多采用不锈钢,其实用塑木就好,再栽种些藤蔓植物,足以以假乱真。室内装修方面,色调的所谓“民族风”很乱,颜色很扎眼,无法使客人安静。如果说室外设计需要本土化,那么室内设计就需要人性化、个性化。要从小处着眼,体现主人的文化品味和独特匠心,方能使人安居。
    四是业态布局研讨。上述室外设计本土化,其实也需要人性化。这就需要对业态精心布局,如如何将游客导入,如何标准化规范化做好导示系统?其次哪里是停车场,哪里是商场,哪里吃饭,哪里休憩,布局怎么才合理化?怎样才能让客人觉得更方便 。
    总之,这个山庄是因为没有前期的策划与规划设计,问题很多,不一一列举。顺便提醒下,“陈氏梅园”很好了,多“山庄”之累赘。乱说一气,仅供参考。如有不是,欢迎拍砖。
     
从陈氏梅园山庄谈乡村旅游建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