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快乐的旅行家

(2013-05-18 07:51:13)
标签:

孔子

旅游

田桃源

杂谈

分类: 乱弹天下

孔子:快乐的旅行家
【孔子周游列国线路图】

    孔子不仅是大教育家,而且在田桃源看来,还是一个快乐的旅行家。

    首先从他的出身说起,孔子的骨子里恐怕就和旅游有关。古代人爱郊游,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正是郊游的好时节。郊游属于短途旅游,方便。古代人们郊游玩什么?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先秦郊游讲“风情”,据说孔子就是72岁的老爸叔梁纥与18岁的小姑娘颜征在尼山郊游,“风情”出来的结果,因此孔子又名孔丘和孔丘尼。

    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 ,他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 《论语·雍也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了这份行乐和乐行的观点,就挡不住孔子周游列国的伟大举动。虽然现代人解读孔子是为了从政,实现他的入世理想而四处奔走,但田桃源还是认为不排除孔子的内心是想出去溜达溜达的。在古代,要周游列国是不容易的,虽然所谓列国也就是山东、河南一带,但那时的交通很不发达,赶着老牛车,轱辘轱辘的,出行很麻烦,不比我们到西藏、欧洲走一圈容易。此外,困难还在于出门要吃要住要花钱,经费如何措施?

    为此,孔子先生早有准备,他搞文化产业,打破教育垄断,私自开课收徒弟,收徒弟不白收,提肉来,新鲜肉容易腐烂,就要求提腊肉,每个学生一年向他交十綑“束脩”,也就是十綑干肉,而且“有教无类”,入学门槛很低,不分老少、不分贫富,还不用考试,交了学费就上课。一綑“束脩”是十条干肉,十綑就是一百条,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算一算他老人家一年的收入简直和马云有得一比。

    “吃住行娱游购”成为现代旅游的六大要素,在旅行中,孔子硬是吃出一套理论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即在做饭时,要将谷米择拣得精一些,用牛、羊、鱼等腥味重的原料制脍时,要尽量切得薄而细小些。他要求饮食精细和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烹饪技术水平。“唯酒无量,不及乱”,饮酒虽然不必限制数量,但要适度。“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 孔子的这些饮食思想,在孔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同样作为旅行家,徐霞客比孔子晚多了,“当代徐霞客”已经有了,田桃源20多年前就认识的旅行家李存修就是,但,“当代孔子”有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