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望溪在沅水的中游,我可以肯定地说,天下难有一处景点自然景色如此优美, 游客都说这个地方超过了桂林,因此被誉为“小桂林”;
而历史又如此悠久!今天陪益阳旅游协会和张家界旅行社的老总到夷望溪踩点,当我道出这个景点的特殊,他们都惊愕不已。
先从屈原说起“......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这么说,屈原是肯定到过夷望溪的!沅水边的水心寨是必经之处。再说伏波将军马援,征湘西时就在夷望溪附近留下很多避暑的岩洞,就是夷望溪附近的“伏波洞”。
古时候的夷望溪,相传是汉民族与湘西少数民族的分界线。汉人在它的下游,夷人在它的上游。而这座突兀江中的水心寨,则是夷人了望汉人侵略者的了望哨了(正因为如此,溪名夷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时深受汉人欺侮的五溪夷人,凭着这沅江天险,一次又一次地阻挡了汉人的侵袭和围剿,得以保全了他们种族的和平与安定。现在我们从水心寨以及它周围的“鼓鸣庵”等地名,还依稀可以看得出当年夷人避战的场景。无论是近二千年前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仰天长啸,还是日本侵略者的仓皇而返,都没有跨过这个神奇之关。千百年间,无以数记的游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动人的传说。郦道元《水经注》也有记载。明杨嗣昌曾“绕寨三匝,不忍归去”。江盈科却无数次流连往返,至死不忘。而最使人难以忘记的,当数袁宏道的评述了:游仙源,当以录萝为门户,以花源为庭轩,以新湘诸景为亭榭,而水心寨乃其后户耳……。与千古名胜桃花源紧密地连在一起,是一幅巨大的飞舞生动的“世外桃源”图。(摘自重阳君《重游水心寨》)
1934年1月14日,沈从文乘船路过夷望溪,他在给妻子张兆和的信中写道:“泊兴隆街:船停到一个地方,名兴隆街,高山积雪同远村相映,真是空前的奇观。我想拿了相匣子上去照一个相,却因为毛毛雨落个不停,只好不上岸了。”
近年来,也有不少名人墨客造访此地。1993年夏天,田桃源陪同香港著名摄影家、全美摄影十佳之首张伯根先生、深圳特区报记者赵声琪先生、深圳摄影学会黄会长一行,乘坐摩托艇从水府阁下面直上水心寨采风,次年,我又陪同潇湘词家、《辣妹子》的词作者佘致迪老师游览过此地。
过去,夷望溪称得上是一块处女地。而今,随着新一轮旅游开发热潮的到来,开发商攻城略地,夷望溪也被开发了,成为桃源境内的一个新景点,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节假日,旅游公司的游轮忙不休。遗憾的是,今日个陪同旅游同行的朋友前来,恰遇夷望溪上游的竹园电站泄洪,溪水变得异常浑浊,严重消解了的我等的游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