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人村春色】
在桃花源上班,很忙。每天很早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单位,晚上10点多才回家,有时赶写材料,常常会加班加点到通宵。1992年国庆节,是我结婚的日子,单位居然只批准我一天假。
忙点不要紧,要紧的是陪客人,喝酒。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好几拨客人,都要微笑着到桃花山、桃源山逛一圈,还要不厌其烦地讲解。一双皮鞋穿不了几个月就下课。后来变滑头了,领导安排我,我就安排导游。但喝酒是不能找人替代的,中午喝一顿,晚上还得喝,喝了睡,睡了喝,身体像充气一样膨胀。一百五、一百六、一百七,体重唰唰唰地增长。人家羡慕,我苦恼。有人调侃:你走出去别人认为至少是个处级干部!
桃花源给我一个全新的触角平台,接待的客人颇有些层次。有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肖建国、前社长弘征,湖南电视台台长魏文斌,潇湘电影制片厂厂长康健民,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杨炳南,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游台长,著名慈善家侯希贵,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刘斌、杭天琪,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姜昆、冯巩,著名词作家佘致迪,著名金石书画家李立,还有市县的一些头头脑脑,等等。喝酒是我的首要任务,慢慢地,我对陪客喝酒产生厌烦情绪,也对官场那些无聊的应酬失去兴趣。
1992年暑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来了一个摄影记者,在桃花山半山腰住,办公室要求我全程陪同,这位大记者老家是山东的,颇能喝!我很无奈,便找了一个沙坪的老同事,专门陪他喝酒,我则落个轻松自在。有个部队歌手,很有名的,酒后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洗桑拿,一次,领导安排他洗桑拿后要我陪他吃宵夜,我等到午夜两点也不见那位大哥出门。回到家已是凌晨。久而久之,老婆对我不满意了,对我工作难以理解,渐渐地家庭关系出现裂痕。
遇到与同事聚会喝酒,我则兴趣盎然,颇能发挥。一次,和解大侠、老虞、小邓跑到桃花源对岸的张家湾去玩耍,我的一个同学的热情接待,准备了一大桌菜肴,喝纯酿米酒。他们全喝趴下,东倒西歪,而我,大约三斤米酒下肚,居然还找了一只乌篷船,过河,然后骑四五公里自行车回到家里。
由于接待无定点,桃花源的任何一家酒店,我都可以签单,其权利等同管理处的书记和主任,那些酒店的老板看见我如同看见财神,都想尽办法拉我过去吃饭喝酒套关系。于是,碍于情面,喝酒又多出一个由头。好在身体底子好,总算没喝出毛病。但我的几个同事就没有我那么幸运了。刘科长、周科长就因为喝酒,早早地和兄弟们拜拜了。办公室写材料加喝酒的日子着实让人生厌。1995年开春,秦人村景区转让,承包人请我去帮助打理,我考虑再三,便毅然离开机关,到秦村人走马上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