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桃源·漂泊

(2011-09-19 09:15:08)
标签:

情感

田桃源

杂谈

分类: 闲情散章

    从广州回桃源,书是教不成了。找到联校,校长知道我参与了(此处省略2字)运动,直接让我远离讲台。回到家,除了看书,就是吃饭,睡觉,发呆。那段时间,对前途感到一片茫然。但是,一想到二十多岁的大男人,不做事啃父母,很难受,这不符合我的性格,于是开始想起了做生意。

    先是筹了一点本钱,再次奔赴广州,在一个战友的帮助下,找到广州近郊专门贩卖走私产品的集散地,在那些毛坯房里,和神神秘秘的走私贩,用半生不熟的广东话讨价还价,买进了一批电子表、磁带、电子计算器,然后到各个镇去推销,卖的货款还不够餐费、路费。很快,就连本带利赔了个精光。

    亏光本钱,又暂时老实一阵。在家写诗,写散文,写了投稿,却连邮票也买不起,便去打零工。正好一个亲戚承包了一段319国道的维修,要人,干一天7块钱,我便去了,等撒沥青的车一过,我的事儿就是拿起铲子往路中间铺沙子,炎热天里,光起膀子,挥汗如雨,毫不吝啬自己的汗水。那时邮票8分,干一天,能买到一沓邮票,稿子投出去,便有了一份期待。一旦稿子发表,便等待稿费,用稿费称两斤肉,喝两杯酒,等于给自己一点奖赏。间或也干点农活。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混着。

    除了修路,还帮人盖房,挑灰桶,上屋梁。一天下来,可以挣一包烟,10块钱。但我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1990年上半年,我和在山东招远挖金的堂弟联系后,揣着父亲为我筹集的200元路费,兴冲冲地跑到招远去淘金。每天下井,打炮眼,推矿石。晚上摊在床上,浑身象散了架似的。我们住在当地百姓遗弃的房子里,四面透风,十多个人,挤在一个大炕上。再累,我也睡不著,就打着手电筒写诗:该腐朽的必然腐朽/我认识金星/懂得照亮别人的意义……那时候,我已经发表了不少诗歌,我把这些发表的诗歌贴成一本,去找招远县的一个文化馆长,希望能谋个轻松的事情,用我自己的话说,“扫厕所都行”。那馆长很热心,特地给他的一个金矿朋友写了介绍信,我拿着介绍信去找那个老板,结果还是下井作业。于是,只好安心和几个老乡在一起,每天卖力气。休息的时候,大伙喝酒,我则跑到海边,独自去看海。我甚至几次想去拜访同在烟台栖霞的著名作家张炜,只是担心冒昧,人家不理,才未敢造访。

    到了下半年,父亲发来电报,说是招工,要我赶紧回家。虽然干了几个月,但工资没有结到一分,考虑招工事大,当工头的老乡和堂弟七拼八凑总算把我的路费筹齐。那年秋天,我成为水电站的一员,给父亲代班,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渠”,把从王家湾流下来的水,送到雪峰山下的万千田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