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税务风险:四大需要尽快将国际经验中国化
(2013-07-19 15:10:56)
标签:
四大税务风险本土化国际经验争气财经 |
分类: 税务风险 |
管理税务风险:四大需要尽快将国际经验中国化
——全国税务系统大企业税收管理高级培训班(司局级)跟踪报道体会之三
★ 税务记者张剀 发自北京
在此次全国税务系统大企业税收管理高级培训班(司局级)上,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就“如何帮助企业识别税务风险及提升税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向全体学员作了讲解。安永的授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税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第二部分是如何针对关键的税务风险点进行管控。安永的讲授,借鉴了很多国际经验。
安永的讲授内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我第一次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税务风险管理培训时,就已经听过。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将国外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真正让大企业接受并付诸实践,国外的经验虽然很宝贵,但并非拿来就能用。四大当前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把先进的国际经验中国化。
四大将国际经验中国化,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基层的税务官员更好地理解税务风险管理的价值的和做法,而且能够让大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有更强大的信心。只有达到了这个前提,四大才能够通过提供具体的服务实现赢利。四大需要注意的是,赚一时之钱不难,难的是赚一辈子的钱,而且让客户尊重你。因此,我认为四大的当务之急,是要谨慎对待“中国化”的问题。
举例来说,在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时候,国外都有一套成熟的模型,并且有大量有效的数据可以采用。但是在中国,税务机关对大企业涉税数据的掌握是有限的,是分片的,不系统的。各个省局、国地税局掌握的数据目前仍旧没有实现共享,不同层级税务的数据也没有实现贡献,大量的第三方信息也没有实现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旧整天讨论利用数据模型和数据集市进行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如何管用,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因此,与其向国内外税务机关和企业介绍大量国际经验,告诉税务风险管理有多好,不如放下身段,考虑如何将先进的国际经验“中国化”后分阶段实施。因为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让大企业一夜之间下血本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不现实的。四大所要做的重点工作,首先是要让大企业看到税务风险管理的价值,并且让大企业感受到,自己稍微努力就能做到。同时,也让税务机关感觉到,帮助大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四大是个可靠的帮手。
这样,四大可能需要做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短期内赚不了钱,但却是值得的——毕竟,一个市场只有真正成熟了,大家才愿意玩。
不过,这里还需要提醒本土中介机构的是,税务风险管理业务将来必定是个饕餮盛宴。要想在不久的将来也坐在这个餐桌旁与四大共享盛宴,就必须现在就积极行动起来。就创新和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产品而言,本土中介机构其实有着比四大更大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监管层也希望在未来的税务风险管理市场中,本土中介机构能够有一定的份额,从而实现四大之间以及四大与本土所之间的某种平衡。
当然,本土所首先自己要争气。
——全国税务系统大企业税收管理高级培训班(司局级)跟踪报道体会之三
★ 税务记者张剀
安永的讲授内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我第一次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税务风险管理培训时,就已经听过。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将国外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真正让大企业接受并付诸实践,国外的经验虽然很宝贵,但并非拿来就能用。四大当前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把先进的国际经验中国化。
举例来说,在对税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时候,国外都有一套成熟的模型,并且有大量有效的数据可以采用。但是在中国,税务机关对大企业涉税数据的掌握是有限的,是分片的,不系统的。各个省局、国地税局掌握的数据目前仍旧没有实现共享,不同层级税务的数据也没有实现贡献,大量的第三方信息也没有实现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旧整天讨论利用数据模型和数据集市进行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如何管用,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因此,与其向国内外税务机关和企业介绍大量国际经验,告诉税务风险管理有多好,不如放下身段,考虑如何将先进的国际经验“中国化”后分阶段实施。因为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让大企业一夜之间下血本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不现实的。四大所要做的重点工作,首先是要让大企业看到税务风险管理的价值,并且让大企业感受到,自己稍微努力就能做到。同时,也让税务机关感觉到,帮助大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四大是个可靠的帮手。
这样,四大可能需要做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短期内赚不了钱,但却是值得的——毕竟,一个市场只有真正成熟了,大家才愿意玩。
前一篇:税企需要正视税收政策不确定问题
后一篇: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