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抑制房价飞涨的宏观政策还未出尽

(2010-04-25 12:05:17)
标签:

房地产

泡沫

价格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财经

分类: 冰点聚焦

   自《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正式发布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不小的震荡,国务院抑制高房价的决心可见一斑。从该通知的内容看,抑制不合理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成为最核心的部分。但是,从以往国家对重大问题用“组合拳”进行宏观调控的经验来看,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显然还没有出尽。据相关专业人士猜测,目前的主要调控政策只是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整政策之一,财政政策还未正式“披挂上阵”。 据透露,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 

    我们看到,国务院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人民银行、银监会要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抓紧制定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

  同时,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严格按有关政策执行。

  税收政策方面,国务院要求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据透露,财政部正在研究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

    有关专家透露,运用财政政策的出发点,就是要鼓励赚足了钱的房地产商人建设更多的“贫租房”(而不是廉租房)。一来,可以帮助困难群体有房可住;二来可以给开放商充足的空间让其做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因为很多开发商现在已经不缺钱,缺的是一种社会的认知度,政府会借此机会满足他们的心愿。三是开发商要想把今天赚来的财富很好的留给子孙后代,房产是最好的方式。有专家说,“只要一个人脑子没有毛病,收房租总是会的吧?”这位专家指出,不论你是直接把钱存在银行里,还是买有价证劵,都没有房子保险。有钱的房地产商人的下一代可能要是个房地产商,那么再下一代呢,也许人家就喜欢艺术,这些钱不是就流通不了,也就发挥不了最有效的作用了吗?“有些开放商其实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所以政府应该为其创造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即把今天赚来的钱很好地保值增值,又能为社会、国家、老百姓做点事。”这位资深专家说。

    对于现在很多父母、亲戚凑钱给“80后、90后”买房子的行为,有些专家非常反对。有专家说,现在能买得起房的只有20%的人,80%的人都买不起房。如果亲戚朋友都来帮助某一个孩子买房,就扭曲了正常的市场供求和价格。事实上这个矛盾靠任何个人和家庭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的。因此,专家建议80后、90后不要着急买房,更不要举全家之力来买房。“毕竟这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专家说。

     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现在开发商就是在死扛着,等到扛不住的那一天,房价自然会很快降下来。举全家之力来买房,最后帮的可能不是自己,而是开发商,而害的,则可能是更多的买不起房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