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业内人士对《指引》实施后可能遇到的阻力和难点进行了预测。
推测一:强制性。业内人士特别观察到,《指引》出台时的定位并不是传统的、具有强制性的税务政策,而是一个带有建议性质的行为规范。这一定位可能主要是基于税务机关服务大企业的意向,并考虑到各个企业的规模和情况都不同,假使完全强制它们在同一时点用统一的标准来建设或改进风险管理系统并不现实。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一个没有强制性的《指引》是否可获得所有大企业的足够的重视?
推测二:人才储备。普华永道企业并购服务税务总监陆倩南说,中国税务机构作为税务政策及执行者,需要配备丰富经验的人员去评估、监察和考核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因此,她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一方面要向大企业推广解析《指引》的意义及意思,另一方面,务必要及早加强对地方基层税务机关提供培训及指导,让税企双方站在同一高度和角度共同应对《指引》的要求。
发现和培养人才也是大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专家建议企业应该将税务人才的培养纳入企业整体的人才规划当中,尽快建立业务素质过硬的专门税务人才队伍。
推测三:企业观念【最大难点】。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观念障碍。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企业领导层的观念和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状况。《指引》要求企业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首先要强调建立守法的纳税观念和企业领导参与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企业领导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亲自参与较少,这种观念上的改变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陆倩南说,如果大企业现有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与《指引》的要求相差较远,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来建设或改进,那么企业就会去考量到底有没有必要去改进,是真的去改还是只是应付一下?
推测三:企业内部掣肘。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林绥表示,按照《指引》的要求,全新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会对传统的税务管理操作方式形成冲击和挑战。在推行新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时可能会影响企业原有管理格局和决策程序,重新分配有关各部门及人员的部分责任、权力、利益,从而产生企业内部阻力。譬如,税务控制程序的介入有可能会降低销售、采购人员的业务操作灵活性,对其权力是一种限制,他们会在实施初期对这些新的控制程序带有抵触情绪。“但是这种早期的阻力将是暂时的”。林绥说。
推测四:工作量大。
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合伙人梅杞成告诉记者,大企业往往自身业务比较复杂、跨区大(甚至包括海外经营)、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众多,如果要完全建立起贯穿整个企业的完整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势必会影响一些企业的积极性。
最佳心态:针对上述问题,林绥等业内资深专家表示,确定符合自己情况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需要有一个认识和完善的过程。他们建议企业从长计议,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给企业及其投资人带来的长期战略性利益,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建立行之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