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系列】业界评价:权威蓝本指明防范方向
(2009-04-27 09:29:00)
标签:
风险
指引
业界
四大所
大企业
评价
财经
|
分类:
税务风险
|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应对和控制税务风险的机制,应对税务风险的方式基本上是被动的、应急的和临时的。许多企业基本上是以“亡羊补牢”的方式对付层出不穷的税务风险。即便是有税务风险防控意识的企业,也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加之各地税务机关对企业的要求不同,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可谓五花八门,企业运用风险管理工具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实践基本空白,基于实践上的理论探讨亦乏善可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形势与现状不容乐观。
“《指引》为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权威的蓝本,给大企业防控税务风险指明了方向。”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毛一平说。
“如果《指引》可以实施,不仅大企业建立税务风险防控体系的标准可实现‘全国一盘棋’,而且《指引》从国家税务总局的层面对一些具体问题作出规范,其权威性不言自明。”毛一平说。在税收制度既定条件下,不同的交易决定了不同的应税事实。无论是征税人还是纳税人,都比较习惯于从应税事实的外在形式审视自身的征税结果(遵从后果),普遍忽视从决定应税事实的交易中发现产生税收风险的原因。《指引》依循税收源于交易的客观规律,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实施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日常税收风险控制阶段,作出一系列结合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重大经营活动等的策略安排,真正帮助企业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林绥对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大企业在其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控税务风险,需要更好更快地适应国际经营和监管环境,减少跨境经营和国际融资中的税务失误和由此带来的损失;需要设置合理有效的内部税务管理部门,从而提高企业集团总部和上市公司在税务事务方面对各下属层级企业的协调和掌控;也需要税务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程序和风险控制流程的建立,从而降低人为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税务失误和损失;更需要建立税务风险沟通机制,及时解决非企业可控因素带来的风险。“而所有这些需要,现在大企业都能在《指引》中找到答案。”林绥说。
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税务经理仇廻雁表示,《指引》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管理税务风险一个方面,而且体现在“维护企业声誉”这一更高的层次上。“拿通用电气来说,声誉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员工接受的洗礼就是:公司的最高准则永远是在任何国家、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变通。因此,我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意外’,而‘不意外’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内控和合规的基础上。”她进一步告诉记者,《指引》并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有着全面、系统的考虑。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在税务风险的管理方面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先进的水平。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控制流程,明确了控制点,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审查制度。与《指引》的要求相比,该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与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该公司的税务总监杨雪莲依然表示:“我们会严格按照《指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内控,把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细读《指引》,毛一平发现,《指引》通篇贯穿了“互信、平等”征纳关系理念,这表明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方式已经作出重大改变。这种重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原来主要由税务机关实施的单一主体管理改变为由税务机关主导,多方主体(包括税务机关、纳税人、专业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管理;二是将原来主要由税务机关到纳税人的单向管理改变为税务机关履行监管职责,纳税人加强自我管理,管理过程中税务机关、纳税人良性互动的双向管理;三是将原主要由税务机关实施的事后检查、查后处罚的管理模式改变为纳税人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自我查究,税务机关全程介入的过程管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