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韬略之“凡事预则立”——铭记晓波老师“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及教诲!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教育韬略之“凡事预则立”
——铭记晓波老师的《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及教诲
彝良一中 余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经典教诲,是晓波老师在多年前就送给我的。那个时候的我,醉心于晓波老师的“画圆战术”,什么前掩护后掩护,一档一拆,顺下反跑等等,让我乐而不疲。后来,我在一年一度,一届一轮的教书匠孩子王的生活里,竟然是把老师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或者说,虽然能随时念叨这句话,但早已不是老师的那句殷殷叮嘱。
时隔二十年,老师来我们学校了。在讲座中对新教改的意识理念做了相关分享,之后再次跟我提起这句名言,突然间我有点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结合老师的分享,我对这场新教改好像有点眉目了。
面对新教改里的新课改,我迷茫至极,迷茫于一系列的新意识新观念,迷茫于从一系列的新意识新观念派生出来的酷彩外衣,因而不明就里。我相信这也不是个别情形。新教改这阵岁月,我在提心吊胆的自危里沉浮着,同时又迷信自己的判断:蝴蝶效应的强弩之末。即新教改这一阵风,因山高路远林密壑深的诸多因素终成拂面微风,狂风骇浪的能量一过便是涟漪微波。我头脑里的高山密林深壑远路,用偏远筑出一道顽固的屏障,消耗着风,滞着我前行的脚步。
曾对一位兄长式的同事的提醒——我们的领导非常重视新课改的——产生过不屑,因为我没发现领导予我们以明白无误的指引。“你们必须重视起来”,这是这些年响在耳边扰着心神的口头禅,而终极困扰我的,是新教改最终是什么本尊模样。我混乱于它的与时递变的名头,眼花缭乱于范例课堂的纷呈精彩,不知所措。
一线专家还带来了外国理论并推而广之,就像云层耀着上帝的余辉;祥光播撒,只是一层雾霾像我心里的高山密林深壑远路,让上帝之光漫反射了。我们,只能在黎明前的夜色里摸索着。而普遍常规的做法,一是单位领导频繁外出培训,观摩,学会并带回大家需要的东西,“瞻予马首可以”一向是内驱力的主导,我们眼巴巴地等待;二是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精准扶持,结对带领,我们是上海专扶,来讲过公开课,我记得我那班的英语课被抽去了,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进而荣耀,但一堂课下来,上海名师摇头无奈,因我班的学生仅能以目噔口呆配合,新式课堂遇上普通班,没能下上一场同高度的两朵云相遇才能成的雨。显而易见的是,预期效果并不能让现状满意。究其原因,自然是没弄清楚“新教改最终是什么本尊模样”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只能是马达轰鸣,低档前进。
为了更好,迎头而上,我们也足够卖力去改变提升,先进的不适合我们,那我们就横向一点借鉴邻近做得非常好的,交流学习,完成使命。只是,我们的习惯于模版、范例、榜样束缚了我们,照抄照搬和模仿成了我们的硬伤。画虎不成,我们还是很迷茫。好在我们还是能成功用那么一两样的经验了,我们有了新课堂模式,有了评价体系的导引。我也能模仿着弄些花里胡哨的表演,硬着头皮,老脸一抹完成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任务——自然是反类犬的,我自己清楚,结果不过是顶多听几遍评价体系规范下的出自同事的点评罢了——我没有任何依仗地如此认为——真的很可笑。
新教改新课改的进行,确实让我们改变了很多。进行新教改新课改很有必要,它针对了亟需除却的顽疾。教育理念的滞后的确妨碍了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根据规律,国家提出变革的主张,那一定是看到了病灶,我们是病灶携带者,本该自修一番的。
好巧不巧,晓波老师带着出自我们昭通的《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走进了我迷茫的空间,用“最主要的是改变意识和观念”这个点拨拂去了蒙着我头脑的迷雾——只要意识到位了,什么样的教学法尽可掌握。的确,教改是奔着教学质量去的,也就是拿成绩说话,尽管成长更重要,但没有成绩如何成长,他们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能帮助提升教学质量,也能提升教学成绩,成长也能一目了然。一分为二地说,教,需要手段;学,需要脚踏实地去做。二者完美结合,不就成了。而我的迷失大概是:都是一样的讲透一个知识点,惯常教学不行么,干嘛用些眼花缭乱、华而不实的东西充斥其间?于是找到了不改变也能完成任务的足够的心理上的理由,于是“奥特”了。
那有形有实的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本来是两全其美的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就目前来看,公开课的技能展演也是炉火纯青了,剩下的是要把备课功夫下足,把教好学好落到实处,这样肯定能达到教改目标了。
晓波老师的分享无疑是关于中国教育教学的哲学式理论升华,从意识准备到践行准备,都给我们提供了思考依据,或者说指引了我们如何去思考。当然,哲学的基础是实事求是,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脱离实际的任何论调都是那么空洞而难以让人信服。不到尘埃落定,我们很难断定,教改的这场风云犹如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能炼出多少的金睛火眼!
曾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典言,再加以“实事求是”来强化,我想,教育以此为基础应该能达到七分成效了,毕竟时代的进步是个变数。那么,加上“因时制宜”,以“实事求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作为从教的意识准绳,大概可以肯定,我们号到新教改新课改的命脉了。
作结就用晓波老师告诉我的,“凡事预则立”;“意在先,以意导势,以意成势,以意成事。”——大致上就是这个理了。

为耕种者育土,为远行者铺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走出云南昭通,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有眼光与见识的校长与教师已经开始选择使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习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教学法,1993年创立。出自云南昭通的教学法!双减教育时代高效课堂教学法,“教学评一体化、讲练测同步行”,“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为一体,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源于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智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果,已走向全国各地。中国特色课堂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解读180多万字,395篇文章,出版专著一部(26万字)开展专题讲座数百场,其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