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五大特征!

(2025-01-25 23:43:58)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五大特征!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五大特征!》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379)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一种独特且具有高效课堂学习特点的方法,它能够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征,让学生受益匪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教学法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员性。这种教学法强调三分讲七分练,给足了课堂时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参与进来进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训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入到各种训练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公平对待,不会因为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或其他因素而受到歧视,从而让学生们更加自信和勇敢地参与课堂训练、讨论和活动,让优生更优、好生变优、差生变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让所有学生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其次,全程性。这种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全程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而不是仅仅片段性地参与几分钟。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四环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课堂全程参加了课堂学习,不是满堂灌那种听听课而已,这种方式能够让所有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也让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分层练习、分类指导,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
第三,深度性。这种教学法倡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不仅要了解表面的知识,更要挖掘深层次的内涵,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五点教学目标尤其是易错点、易忘点及拓展点的设计,使学习进入精准学习与深度学习,强化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深度和广度,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热情,始终保持学习的动力。
第四,自主性。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而不是让教师仅仅进行表演。打破了满堂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种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组织下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更加自信、独立和具有思考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最后,达成性。这种教学法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目标的高效达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技巧,强化课堂作业练习指向目标的质量度与达成度,不指望学生课后去复习巩固。三分讲七分练,当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讲练测评,这一系列课堂教学策略指向的就是教学目标达成,这种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在课堂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采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和掌握知识,充分体现出学习的高效性、深度和可持续性。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更加自信、独立和具有思考能力的未来人才。同时,这种方法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果。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全面贯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

为耕种者育土,为远行者铺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走出云南昭通,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有眼光与见识的校长与教师已经开始选择使用“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习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教学法,1993年创立。出自云南昭通的教学法!双减教育时代高效课堂教学法,“教学评一体化、讲练测同步行”,“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为一体,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源于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智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果,已走向全国各地。中国特色课堂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已解读160多万,379篇文章,出版专著一部(26万字)开展专题讲座数百场,其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