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取名“画圆战术”?“弯曲,才是真正的直”,道德经智慧!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有人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我会给自己创立的战术取名“画圆战术”?
我向他解释道:“弯曲,才是真正的直!”这句名言源自《道德经》,其中写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拐弯思维、曲线思维、易经思维,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灵活的思考方式。与欧美的直线思维不同。
我们的江河看起来是曲折多变的,但正是这弯曲,让它们最终流向了大海,实现了最终的目标。
正如江河具有弯曲的形态,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曲折。要想实现人生目标,我们也需要学会适应这种曲折,在曲折中不断调整自己。把弯曲视为真正的直,才能在面对困境时勇敢地迈出脚步,继续前行。
江河的弯曲使得它们可以流到大海,实现最终目标。人生亦如此,在面临挑战时,我们需要学会适应生活中带来的曲折,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画圆战术亦是如此。在篮球场上,中国人与欧美球员在身体条件上并不占优。别人老外往往是在团队配合中去取得胜利,而我们中国人则总梦想着单打、单挑,硬打直来直去。我们甚至认为只要掌握了技术和身体就能轻松应对外国球员,而忽视了战术的重要性,并过于热衷于技术和个人能力。这种想法显然是太过天真了,因为我们忘记了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曲则全,枉则直,弯曲,才是真正的直。”
这说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习惯,而智慧则源于正确的思维方式。要想掌握这种智慧,中国人必须学会运用自己独特的"曲则全、枉则直"的思维方式,通过柔克刚、遇事拐弯,才能更好地应对团队篮球比赛中的挑战。
万物之灵在于负阴而抱阳,有起,必然有止。有天地万物,自然就有顶天立地之人物。有干,必然有支。只要你参透了其中的任何一端,都能了解到另一边的存在。
然而,人类在面对真相时,往往会被时空等限制因素束缚,导致对真相的认知受到局限。
画圆战术重拾中国古老智慧,明晰了"曲则全,枉则直″,在阴阳、圆方、正奇、虚实、有限无限、有法无法、有为无为中拐弯抹角,在弯曲中达到目标。不与防守硬碰硬,不与对手争高下,而是画起圆抵达方,拐着弯寻战机,在变化中捕捉时机,在不变中审视变化。
于是有了基本路线上拐来拐去的配合路线,有了变化路线拐弯抹角的配合打法,有了七组战术口诀心法的转来转去,有了上下联动、左右逢源,里应外合、阴阳交替,虚实相间、圆方融合的"弯曲而直"的声东击西配合艺术,彰显了"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易经智慧。
总之,"弯曲,才是真正的直",中国哲学思维方式使然。《道德经》智慧:曲则全,枉则直",中国篮球哲学,中国画圆战术,曲线思维,拐弯思维,易经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