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中国篮球打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的了,兼论中国画圆战术!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中国篮球打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激烈的了。照搬照抄欧美篮球打法近二十年,弯路走了二十年,尤其是中国男篮跌入历史低谷,亚洲第八,两次无缘奥运会。我们没有反思中国篮球选择的打法出了问题,反思的是中国球员的基本功问题、对抗力量不足的问题、个人能力不足的问题、与国际脱轨的问题等等细枝末节的问题。这是中国篮球始终走不出困局的根本原因。欧美篮球不是强调基本功与个人能力吗?为什么学来学去,中国篮球却栽倒在基本攻与个人能力上。二十年,一批又一批球员,成为美式技术打法的崇拜者。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练基本功与个人能力,为何不能变成团队打法的重要力量?到头来还是要说基本功与个人能力不足呢?
一位曾经的CBA冠军教练巡游欧洲回来撰文说,世界篮球打法如此先进,别人能打我们照样可以打。中国篮球没有必要研究自己的战术,拿来用就是了,真是拿来主义者。青少年时期练好个人能力,长大后用欧美几套固定战术即可。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一是不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思维方式不同,行为习惯也不同,行为习惯也不同。二是割裂了技战术的辩证关系,青少年时期只练技术不练战术,长大后拿几套欧美战术来使用即可,忽视了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的培养,长大后不过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喜好单打独斗的篮球人而已。三是对于中国篮球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特点认知不足,居然说出了中国篮球不需要研究自己的战术体系。
听听欧美教练说中国篮球到底该打什么样的篮球吧:NBA知名教练赖特2003年在北京体育大学演讲时说:中国篮球缺失篮球哲学、缺失自己的打法,只会照搬欧美打法,是难以发展的。他不知道1995年中国画圆战术、中国篮球哲学就创立了!只是中国篮球不知而已。
在强之国纪录片中,一位塞尔维亚教练说:"中国篮球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建立自己的战术体系,并丰富完善这种体系,才能走向成功″!画圆战术就是这位塞尔维亚教练说的中国篮球体系,1995年创立,历经30年的丰富完善,体系已经成熟,填补了中国篮球哲学以及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的空白!很遗憾,这样中国战术体系,并没有引起中国篮球高层的足够重视,没有对其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运用!关于画圆战术的真理性,理论上已有一千万字的理论成果,实践上已有包括山东男青女青青岛男青等专业队夺得全国冠军,但似乎也没有唤醒中国篮球对其研究重视,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了!
谈到关于球员创造力时,NBA顶级训练师克里斯谈中国青训,他说:"中国篮球应该拥有自己的新体系与篮球哲学,才能培养球员创造力″!中国篮球哲学,中国画圆战术体系,七组战术口诀心法,中国篮球青训体系化与一体化心智模型与导航系统,培育篮球意识,培养战术素养,提升球员创造力!
老一代中国篮球前辈一直呼吁要走自己的路,杨柏镛先生还专门著书《走自己的路》,打出中国篮球的特色风格。走自己的路,必然需要中国特色篮球技战术体系支撑。
一位曾经的CBA球员说,青少年时期打什么战术,练好基本功练好个人能力往里凿即可。个人能力强了以后成年打团队自然打好。殊不知,团队篮球不仅需要技术能力,还需要篮球意识、战术素养,尤其是缺失好的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说打不好团队篮球的。NBA的球星个人能力如何?却又很多都不好团队篮球的所谓球星比比皆是。
基本功与个人能力的确是篮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篮球本身又包括了技术、战术、意识、素养、身体、战略、谋略、眼光等,在青少年时期就需要同步加以训练培养,才能形成潜意识。心理学大师荣格说:潜意识决定人的命运,才能推动技术运用的高效与质量,上述这些篮球元素缺一不可。
欧美战术是直线思维的固定战术、固定打法、固定套路,适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中国人若照搬照抄,显然行不通。二十年实践下来已经证明,中国人的拐弯思维、曲线思维适合打易经变化的中国画圆战术,以不变应万变,在万变中因防而变,阴阳互变,圆方融合,外圆内方,以柔克刚,才是中国人渗透到血液中骨子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打画圆战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只有打中国篮球哲学,打中国画圆战术,才能真正拥有了中国篮球特色打法,符合老一代篮球人提出的“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命题,顺应国家体育总局最近提出的”深化篮球改革,打造三大球中国模式”的时代命题。
缺失中国自己的打法体系,只能"看天吃饭″!不选择中国画圆战术体系武装中国篮球,换谁当国家队教练都一样,只能"靠天吃饭"
"一代弱,一代强,有姚明强,没姚明弱,有张子宇强,没张子宇狂输,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所以,中国篮球有时候会让你觉得奇怪的好,但大部分又让你觉得怎么会这么差,没有方法论,没有成熟的机制和打法体系。
看清了这点,多少就能更平静地看待如今的中国篮球了"。
中国篮球不改变照搬照抄欧美打法,不坚持走自己的路,不选择适合中国人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身体条件、技术特点的中国画圆战术体系,无论换外教还是内教,实现振兴与强大堪比“蜀道之难”。这是近二十年中国篮球发展中外教内教换来换去都不成的经验与教训所证明了的“科学结论”。唯有换思想、换思维、换打法,才有光明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