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篮球的攻击性防守看中国画圆战术运用的重要性!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攻击性”防守是现代篮球发展的主流。从个人防守角度来讲,就是首先要通过控制无球队员使其无法接球或接球失误。当无球队员一旦持球后,防守队员就要马上果断地靠近紧逼,利用手臂和身体的动作,妨碍其行动威胁他的球造成攻方失误而达到控制球权的目的。对于整体防守来讲,就是要采用综合多变的防守及局部的包夹,趁对手在防守战术变化上的不适应控制比赛的主动权。
现代篮球的攻击性防守呈现出的压迫性、团队性、整体性对传统进攻战术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站位式进攻、局部两三人基础配合、固定战术套路已变得捉襟见肘。一是防守范围的扩大以及压迫式防守,让传球空间拉长,传球变得十分困难,稍有不慎就被抢断快攻反击;二是对无球队员的严密控制使得进攻组织很难将球传导起来,稍有不慎就会失误;三是对持球队员的顶防更加有力更加贴身,使得进攻队员的摆脱压力增大,难以有效组织一次成型的战术配合。
现代篮球防守战术体系的快速进步,使得传统站位式进攻、局部基础和固定战术变得不再犀利。从全球范围来看,进攻战术尤其是整体移动战术配合体系的创新举步维艰,传统的中锋落位不断遭到快速灵活的协防与包夹,局部的移动配合与固定套路不断遇到严密的协防与轮转补防,依靠个人单打强打常常遇到两人的重点夹击。
时代呼唤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现代篮球攻击性防守步伐的加快需要同样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来应对整体攻击性防守的严峻挑战。
中国画圆战术作为一种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不仅来自对现代篮球防守攻击性的日益强大之后对进攻战术疲软的反思与创新,更是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哲学思想的积淀。“画圆战术”的问世,解决了站位式、局部配合和固定战术所不能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构建起整体移动进攻的体制机制。“画圆战术”的基本路线将场上的五位球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真正的整体移动,从现代篮球防守的攻击性和压迫性可以看出,单掩护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防守日趋凶悍,必须增加双掩护、连续掩护和多掩护来应对。而“画圆战术”从战术制度设计上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破解扩大盯人防守与联防还需要打击其限制区中心的空虚地带,充分利用这个空虚地带实施居中策应、外线穿插掩护跑位的打法。“画圆战术”因为有了连续掩护、双掩护、多掩护以及居中策应的打法,防守一方不再随心所欲的控制无球队员的去向。画圆战术变化路线在基本移动路线化解协防破解包夹补防的基础上强化了挡拆、策应、突分、传切、手递手,进一步撕开了整体攻击性防守队形,使防守的攻击性变得不再犀利。
二是构建起快速灵活移动的战术体系。“画圆战术”基本路线与变化路线创造出时间差突破、空间差投篮、外线寻找矮突高内线寻找高打矮的机会。“画圆战术”中的拆入是其破解盯人尤其是扩大盯人与各类联防的杀手锏,“画圆战术”自成体系,融“掩护、突分、策应、传切”为一体,这就是画圆战术优于固定战术的地方。“画圆战术”的最大特点是马不停蹄、手不粘球,两秒传一次球,在传球到3、4、5、6次以上是最好的攻击,不允许球员站位呆板缓慢进攻,而是通过整体移动的战术配合来寻找到突破口。
三是构建起灵活多变的战略机制。“画圆战术”在基本路线和变化路线中体系灵活多变的特点。基本移动路线的移动跑位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运行圆形“扯动”,在限制区左右两侧创造内、外、边各三个攻击点的机会,实现了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有序衔接,左右逢源,前后相连,内外边实现了辩证结合,体现了团队的内线融合机制(圆),避免了快而无序的问题发生;变化路线的移动跑位建立在基本移动路线基础上,由外而内、由内而外进行挡拆、策应、突分、传切的“切割”,彰显了球员团队中的独立个性(方)。灵活表现为发动方式多样,至少25种发动方式供其选择;灵活表现为落位不拘高矮大小,顺势落位,就地发动,打破了锋卫界限;灵活表现为条条道路通罗马,东南西北中都可以进行发动跑位,给球员提供了多条移动跑位的路线。多变表现为每次移动跑位都创造出多点的进攻以及多变的队形;多变表现为如水的进攻态势,可以顺时针移动跑位,也可逆时针移动跑位,呈现出让对手“防不胜防、顾此失彼”的进攻阵型。
四是构建起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的移动打法。“画圆战术”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责任,让每个人都集中注意力,一旦发动起来,比赛不再依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它强调的是一种集体篮球、团队精神,进攻方式总是在跑动中完成的,它永不停顿,在跑动掩护中寻找空档,完成进攻。它坚持的是一种适合中国篮球快灵准变智和刚柔相济以柔为主、以柔克刚的篮球风格。“画圆战术”保持了进攻中最大限度的连贯性,一个配合接着一个配合,一个机会连着一个机会,后续手段多,机会点不断出现,流畅性和观赏性很强,杜绝了“一两人打、两人看、三人看、四人看”的站位式落后打法。
五是构建起立体交叉多点开花的进攻范围。“画圆战术”扩大了进攻范围,在阵地进攻中有两个战场,第一个战场是按照基本路线去展开,每隔两秒就会在限制区左右两侧创造出三个机会点,即外线45度、限制区内、边角创造机会。这左右两侧的各三个机会点相互牵制、相互呼应,连贯而出,覆盖了内外、左右、上下的进攻范围,呈现出多点进攻、四处开花的立体交叉火力。第二个战场在基本移动路线调动对方各自为追、防线被搅乱、协防能力减弱时通过其变化路线之挡拆、策应、突分、传切配合,进一步覆盖了基本移动路线所不能涵盖的进攻盲区,实现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进攻范围,克服了进攻范围过窄、打法简单的问题。两个战场相得益彰,相互辉映,通过集中与分散的战略战术来实现声东击西的打击,迫使防守战线拉长,首尾难顾,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六是构建起随机应变的战略原则和战术方法。当遭遇压迫式和攻击性强的半场扩大盯人时,一般套路式的固定打法一般设计出一条连贯有序的移动路线,尽管有变化空间,但十分有限。因固定了线路、区域、路径、人员往往被凶悍的防守前后左右阻击,致使整体连贯的固定套路常常遭受防守的分割切断,习惯了固定战术套路的球员往往不知所变。而一旦不能把平时演练的固定战术套路使用出来,很多球员在强悍的攻击性防守面前,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进行有序机动的后续攻击,沦为单打独斗的多。“画圆战术”改变了这一切,战术口诀心法以意达形,令防守捉摸不透。两条移动路线集中与分散,阴阳相伴,圆方结合,善变多变,既固定又不固定的战术特点使球队面对强悍防守时变得游刃有余。当整体的基本路线受阻,随之即可转化为局部的变化路线,实施有序的化整为零打法,这些化整为零的变化路线不是瞎变乱变,而是按照战术原则和口诀心法引导展开,随机性、应变性、机动性很强,这些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原则和口诀心法能让一支球队的整体配合遭遇强悍防守后“死而复活”、"变化多端"。达到“球不上圈,画圆不止”的战略战术境界。
真正的强大不是方而是圆,不是去对抗,当能真正接纳一切后,你会变得柔软、放松、舒展的人!圆内有仁为上善,方中无我是真人。在团队篮球运动中,真正强大的不是去对抗,而是去赢得队友,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