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象无形,从“中国意”思维方式生成的中国画圆战术之千变万化之象

(2023-11-14 09:30:41)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大象无形,从“中国意”思维方式生成的中国画圆战术之千变万化之象

中国有中国的民族文化底蕴、民族文化特色、哲学思想基础、特殊思维方式,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写意是一切艺术最高的要求和最终的目的。由此基础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拐弯思维,意在事先,以意达形,写意,适合画写意《中国画》,适合练写意毛笔字,适合打写意“画圆战术”。
“写意”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解释为“公开地表达心意”。它是超越时空的创造,有超以象外的东方气质。这种写意思维在中国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论调;白居易《画竹歌》“不从根生从意生”的言词;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顾恺之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欧阳修“心意既得形骸忘”、“古画画意不画形”的诗句;苏东坡论吴道子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之说。中国人写意的拐弯思维方式区别于欧美文化的直线思维的写实思维。
不仅造型艺术,所有的中国艺术都是写意的:音乐、戏曲、诗词莫不如是。“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和灵魂。孔子早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的说法;《庄子?外物篇》也有“得意而忘言”之说;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王羲之也说过:“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晋王右军自论书》)。中国的艺术观从来都是轻“实”重“意”,留下了许多诸如“意境”、“意象”、“意态”、“意趣”、“意绪”等精辟的语汇。还有“意在笔先”、“意在言外”,都是表达中国人对“意”的追求付诸语言和思维的结晶。
中国是写意的中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写意的民族。写意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就是“意”的思维。它讲究“悟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无论中国的水墨画、武术、戏剧、古典音乐、毛笔字、诗词文学等等都注重一个“意”字。武术中的形意拳,以意为上。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就没有硬性的固定招式,而是根据实战,随机破敌。“四渡赤水”就注重了一个“意”字、一个"变字",灵活机动、变幻莫测,只要能打败对手,战术多变,善变者强。
中华民族特有的穿越表象透视本质的品质使得能够“不以目视而以神遇”,神会于客体的功能优秀于其他民族。因此,中国人通过经验或直觉得出的结论,西方人可能要在实验室或书斋里经过漫长的推理、检验才能得出,比如中医。中国人思考的东西“大”而模糊,西方人思考的东西“细”而清晰。中国艺术以社会学为基础,西方艺术以科学为基础。细有细的好处,大而化之趋于化境,混混沌沌,无极无际,更接近艺术的本质。西方没有“无”的概念,更无“无极”的认识。
这在中国的文化、哲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也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哲学中找到依据。中国哲学的核心就是“阴阳”,二元对立,宇宙、世界、人生,概莫能外;天地、日月、盈亏、物我、生死、分合、敌我、男女、君臣、父子、夫妻、喜怒、冷暖,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这是中国的辩证法、矛盾论,它不是产生于形式逻辑学上的思想,而是来自直觉和经验的顿悟,拐弯思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中国人看来,世界不只是物质的,是物质和精神并存的。因此,除了“无极”之外,一切都只是相对的,但只有“无极”,艺术才能不断更新。
这是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艺术的核心是表情达意。核心还是“意”: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判断,并将自己的直觉外化、表达出来,即“写意”。写意无错对,写意无极限。
中国人对“意”是非常重视的。“意”就是一种情意、一种意思、一种思想、一种想法。在绘画中的“写意”是通过“象”来表达的。所谓“立象以尽意”。
“象”与西洋人讲的“形”不一样,他们讲“形”,中国人讲“象”,但在中国“象”、“形”都有。“大象无形”,“象”指的是“大象”。大象是无形的。中国人的“象”是超越西方人的“形”的。“形”是可看的,“象”是超越这个可看的自然,而最后造出来的“形”。
这里的“象”,不是自然的“形”,不是看到的“形”,而是感觉感受形成“象”,而外化成的经过加工后的“形”。这种“形”已经上升为一种“象”,叫“大象无形”。无形并非没有形,无形非常形、无形无常形、无形无自然形。不是自然形、不是常形、不是经常看见的,但是是有形的,这种“形”是表达“象”的形,它是中国特色的艺术造型观。“大象无形”是中国特点,观念是思想的结晶,是一种哲学层次,是形而上的一种看法。“象”和“形”观念是不同的,它是一种表现性的客观,一种表现“意”、传达“意”的客观,所以这种表达意的对象不是原形,是一种人工造出的形即为“象”,通过立象表达人的一种观念。
通过上述关于“中国意”思维方式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欧美篮球战术源于其欧美人的“直线思维、固定思维、逻辑思维、形思维、实思维”,其战术配合是固定的、直线的、不可逆的、有形状的,打的是“有形”。而中国画圆战术源于“中国意”思维,其配合打的是“无形”,以战术口诀之意生成大象无形,无中生有的“象”,以战术口诀之意造千变万化之象(形)。此形非彼形,中国意的形是象形,欧美的形是实实在在的自然形、可以看到的形。
中国画圆战术汲取的“中国意"、“大象无形”思维方式,以意达形,以意领形,以战术口诀之意造千变万化之象(形),大象无形,大象也有形,无形并非没有形,无形非常形、无形无常形、无形无自然形,将个体技术运用置于"画圆战术"的道(阴阳圆方战略之意)与法(战术口诀之意)有机联动的“无形”之中。
道德经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中国篮球哲学,中国画圆战术,尊道贵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以器现,器以道妙,道器不二。中国画圆战术由"道法术器"有机组合而成。大象无形,从“中国意”思维方式生成了中国画圆战术之千变万化之象(形)。
其一,道为意,即阴阳、圆方,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圆一方之谓德,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阴阳互变,圆方融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以柔克刚;
其二,法乃意,即战术口诀心法,内含基本路线与变化路线,七组核心战术口诀心法之意成为启承转合之活的灵魂,从心开始,以法入道,五人整体联动画圆,两人局部配合7把刀方攻,以战术口诀心法之意造千变万化之形(是表达象的形),行云流水,连绵不绝;
其三,术,即技术,体能,统称器,在画圆战术体系具有基础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术在道法统筹谋划引领下得以充分运用,在道法无极生太极创造的时间差、空间差、位置差机会中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以道驭术,以法领术,道法术兼修!
这正是:画圆方攻皆有道,阴阳互变时空妙。外圆内方布阵势,口诀心法玄机藏。因防而变似流水,技术运用有保障。
中国篮球哲学,中国画圆战术,七组口诀心法,从心开始,以法入道,以意领形,大象无形,以道驭术,道术兼修,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泰戈尔曾说:最简单的音符,需要最艰苦的训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篮球离不开术,但不能止于术!
中国画圆战术之精要:阴阳为魂,圆方为骨,口诀为法,技术为器。
能悟此道者,乃中国画圆战术传承人也!


大象无形,从“中国意”思维方式生成的中国画圆战术之千变万化之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