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从整体联动推进中寻求局部重点突破
|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从整体联动推进中寻求局部重点突破,坚持整体联动推进和局部重点突破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也是“画圆战术”的战略思路。作为中国画圆战术,产生的背景是因为中国篮球在国际大赛上局部攻坚能力不足,持球攻能力不及欧美球员。因此,为了适应中国球员参加国际大赛拥有国际竞争力,也为了真正反映中国球员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技术特点、身体条件的实际,扬长避短,避实击虚,以柔克刚,画圆战术应运而生,这是为中国球员参加国际大赛准备的一种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
整体联动推进与局部重点突破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所谓“整体”,是作为系统存在的整体,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并非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之和。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在整体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
局部重点突破,重点,是指事物中包含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整体本身就是复杂的矛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任何一个矛盾又有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非主要方面。主要矛盾规定或制约非主要矛盾,在事物整体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整体联动推进和局部重点突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相连。局部的“重点”是“整体”中的“重点”,“整体”是全局性,“重点”是局部性,重点突破既要从整体推进的全局性高度来谋划,又要服从整体推进这一目的。“整体”是包含“重点”的“整体”,重点突破虽然是局部性的,却事关全局和关键,是整体推进的有力抓手。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那么,“画圆战术”是如何彰显整体联动推进与局部重点突破的辩证关系的呢?
其一,在整体联动推进基础上把握局部重点突破。中国篮球若不谋划整体联动造势,羸弱的局部攻坚能力就暴露无遗。上场直接持球去单打独斗正是中国篮球的短板,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身体条件与技术能力不允许。因此,中国篮球打法必须通过整体联动推进的战略战术调动防守,在整体联动推进上造势,放弃单兵攻坚能力不足的打法,通过1组基本移动路线口诀运用中的集中与分散、有限与无限辩证法范畴(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以及多掩护)把握整体联动推进,创造内、外、边局部的攻击点,以示形手法调动与离间对手、使得防守分兵,频繁换防,削弱协防,创造局部优势,寻求这三个攻击点的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让防守不知道进攻会从哪里打来,从而寻找局部突破的战机,赢得局部人数的优势形成多打少以及获得进攻的先机即时间差突破、空间差投篮、位置差攻击。当基本移动路线创造内、外、边机会中获得其中一个机会,局部重点突破的时机也就成熟了,6组变化路线可以择机选择发动攻击,这一过程是1+6=7组口诀之间的快速转化与渗透,确保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上下联动、左右逢源、阴阳互变、圆方融合、多点进攻,攻击中包含有掩护、策应、挡拆、手递手、突分、传切等局部攻击手段,从拳击的术语来表述即组合拳式的轮番攻击,不仅进一步搅乱对方阵脚,而且可以形成多点进攻的机会,实现从整体联动中寻求局部重点突破的战略目标,起到扬长避短、避实击虚的功效。总之,在坚持整体推进过程中虽然要兼顾各个方面,但却不能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颠倒轻重主次,“丢了西瓜捡芝麻”,因此,必须防止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必须通过整体联动推进为局部重点突破创造条件,要在统筹全局的同时,始终把攻击的重点放在对全局来说最具决定意义的领域而不是其他领域即坚持通过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战略攻击点以及由此衍生拓展的变化路线攻击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