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蕴含的“流程思维”,这是团队篮球的关键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什么是流程思维?流程思维是指,为达成目标而设计一系列执行步骤,并持续优化至最佳的一种思维模式。流程思维,是一套稳定有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一个人从业余到专业,他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工作流程,能够随时开始工作,不受个人灵感和情绪影响。同时,它清晰的步骤能避免你随心所欲地工作,以及减轻工作不知道从哪开始的压力。遇到任何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老板(领导)怎么说的,而是我们的流程是怎么说的?就像碰到不认识的字,我们首先想到要查字典一样。但很多人不是这样做的,他们首先是“我认为应该怎样怎样”。而“我认为应该怎样怎样”就是个体思维。
“画圆战术”就是一种流程思维,具体表现在,随机落位、多元发动、基本移动路线、变化路线、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的相互渗透与转化。从基本移动路线的战术口诀到变化路线的战术口诀,都是一种稳定有序的科学的打球方法。业余篮球主要靠个体思维,“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认为该咋打咋打”,结果,在“你认为,我认为”之中,就变成了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而专业篮球则需要流程思维,遇到问题按照战术打,按照战术步骤打,按照战术配合打。流程思维与个体思维表现在篮球场上就是按照战术打与单打独斗的分水岭,从个体思维走向流程思维,是业余走向专业的必然之路。
写到这里,想起了NBA知名教练波波维奇执教的马刺队,马刺队之所以能数次夺得总冠军,不在于队中是否拥有超级球星,他们每次夺冠的时候,队中也没有超级球星,可依然成为冠军球队。其秘诀就在于波波维奇用战术体系给球员植入了流程思维,摒弃了个体思维,“按战术打”是波波维奇的口头禅,也是他严厉的标配。凡是球员各自为战,表现个体思维的时候,他都会恨恨地严厉咆哮之。流程思维让马刺队几十年屹立于竞争激烈的NBA强队之林。
一个球队是如此,一个单位也是如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带着一个个个体思维聚集在一起,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需要单位领导对于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工作开展的流程思维设计,而不受个体思维灵感与情绪的左右。流程思维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度,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能极大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个体思维之间的内耗与不团结,不能出现你吹你的号、我打我的鼓,形成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
流程思维是“画圆战术”体系高效运行的保证。在流程思维的背景下,“画圆战术”有了从基本移动路线到变化路线的有机衔接与转化,有了不变的战术口诀,每一位球员都按照战术口诀打球,以战术口诀之意造千变万化之形,从而有效的杜绝了个体思维泛滥,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团队,让整体移动进攻变得和谐有序、变化多端。
与固定思维直线思维不同,流程思维既包括固定思维,又内涵辩证思维,是固定与辩证、规范与变化的有机机会。我们需要制定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流程思维。在“画圆战术”体系中,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的有机融合,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具体体现,实现了固定与辩证、规范与变化的有机统一。而欧美固定战术仅只是一种固定思维的外化,它的所谓流程都是固定的设计,机械的不变,缺失变化的空间。
都是流程思维,却有中西方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的流程思维成了直线思维、固定战术的代名词,“按战术打”是其执行力标准,打的是固定的有形的配合;中国的流程思维是充满了阴阳互冲、圆方融合设计的画圆战术,是充分考虑了中国人思维方式之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流程设计,“按战术口诀打”是其多变的心法,打的是无形的变化。
“画圆战术”是一种立足于战术体系智慧、球员能力与特长但又遵守规则(篮球战术规律)前提下的一种博弈。每一个球员必须遵守基本移动路线(圆)和变化路线(方)的运行规则,同时,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因战术口诀又让球员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博弈方式的灵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