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落实“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有效课堂教学法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是落实“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有效课堂教学法》
早在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标志着全国各地将陆续全面进入“四新”模式: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这种高考改革不仅是招生录取的改革,更是课堂教学全新革命。因为这次高考改革的核心本质是提高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引起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新一轮课堂教学法改革势在必行。
石勇先生在《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一文中指出:从根本目标上讲,本轮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三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这篇文章同时指出: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产生新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相应的改变,正确处理并搞好相应课堂教学改革。
其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精心备课,充分预设教学情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效生成。教师要应尊重、赞赏学生,平等地与每一位学生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一步拓展教学的深度、广度。
其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积极创新。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理念有效贯穿于教学中。研究课堂关键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基础,研究学生的生活,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为了配合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2019年11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明确的“一核四层四翼”,这也是高考发生的新变化指标,课程标准成为命题依据,试题特点发生变化:(1)“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考、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2)“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中考、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3)“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中考、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从上述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来看,不仅课堂教学需要改革,摒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已经不适应创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满堂灌教学法,其课堂教学原则与内容也需要紧紧围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来展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始终没有跳出这个考试评价体系,必须引起各级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推进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中采取有力措施去落实好。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都指向一个目标,即变知识传授为思维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摒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以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训练式等方法为一体的以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好奇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新的教学法取而代之,才能实现新高考选才目标的实现。而这一新的教学法早在1993年在云南昭通业已创立,其前沿性、超前性、先进性、引领性至今依然,完全符合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以及高考评价体系的各项目标要求,这是一种基于情境、问题、思维为导向的具有高度组织化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学法),实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情境生活化、生活时代化,时代创新化。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又名“五四三七教学法”,以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练中讲、讲中练、讲练赛考、讲练测评作为其课堂教学策略目标,以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四个环节作为其课堂教学战术目标,以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作为其课堂教学战略目标。“三个目标”有机结合,整体联动、节节贯穿、层层递进,构建起课堂教学完整的系统的辩证的战术体系,完成了对满堂灌教学的课堂革命,成为中国特色课堂教学战术体系与课堂教育教学哲学。它符合新高考新课程改革“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两大主线,还学于生,以学定教,为学而教,为习而练,为思而究,努力转识成智,全方位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广度、深度、力度与厚度。它紧紧扣住“一核四层四翼”来展开课堂教学,以高考评价机制倒逼与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知识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思维为拓展,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为突破口,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价值追求,把智慧还给教师,把质量赋予学生,把生命活力留在课堂。
“五点四个环节教学法”要求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顺应新高考新课程改革以及高考评价体系目标,谁做得好,必然提高高考成绩,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高站位——以课程标准定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以教学情境设置问题,以问题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实施要高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基于情境、问题、思维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训练式教学,在问题中找答案,在目标中寻方法,在思维中练智慧,在情怀中树信仰,在素养中育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昭通教法,自信乌蒙,以中国教法自信,办中国自信教育。中国特色教育教学哲学《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专著以及专题讲座联系电话:1390870574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