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大道至简,“四句话”让中国“圆”发生!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圆,在中国文化哲学天人合一和谐观、整体观中被称作内在融合机制,方被称作独立个性,内在融合机制之“
圆”与独立个性之“方”的辩证统一,方圆融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和谐观与整体观,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画圆战术”将中国文化哲学天人合一整体观与方圆之道运用于篮球运动战术中,以四句话,解决了世界篮球战术的复杂性、多样性、统一性问题,“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这是“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的战术口诀之一,基本移动路线是和谐观整体观内在融合机制之圆在“画圆战术”中的具体运用,有了这个“圆”,就实现了5位球员之间的思想统一与步调一致,解决了球队的内在融合机制,人与人之间、人与球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战术之间、人与战略之间有了“天人合一”的有序与和谐,体现了“方而不割、顺势而圆,
行方圆之道”的《周易》思想。
一部篮球战术发展史,就是一部解决球员之间相互矛盾的历史,如何处理“一个球与五个人”的矛盾关系,如何让球队中的五人之间实现和谐整体的运行,一直是世界篮球战术研究的关键难题与重大课题。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唯物辩证法原理。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美国人研究出篮球战术的基础配合,开始解决了五人中两到三人之间的配合,包括掩护、策应、突分与传切,开始告别单打独斗靠技术打篮球的历史。这是篮球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意义与价值。篮球开始从技术、身体进入到思维、智慧时代。
然而,基础配合始终不能解决球队的整体性和谐性,毕竟基础配合只能解决两到三人之间的配合,另外还有两到三人的行动与移动配合没有根本上解决,如何将伸出去的五根手指攥成一个拳头,将场上五位球员团结成一个人,成了时代的呼唤,实践需要篮球理论的革新与发展,战术研究开始进入整体移动配合的时代。
战术现象背后是文化现象,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是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反映。战术配合也是如此,直接体现了各国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底蕴、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身体条件、技术特点。在整体战术的研究中,美国为代表的篮球强国以及欧洲篮球开始创立出具有整体性的固定战术,即将以掩护为主的基础配合将场上五人联动起来,固定的发动方式、固定的配合方式、固定的配合路线、固定的人员配备、固定的地点,从此,篮球战术进入了固定战术时代。这与近代欧洲美洲机械力学思维方式紧密联系,造就了西方人的直线思维、逻辑思维与固定思维。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著《人是机器》,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反映出一种文化现象,具体到整体战术的研发中也是如此。这就是欧美固定战术的由来。固定战术,因为固定,一套容易被破解,所以就会弄成很多套,尽管比基础配合复杂多样,但因为具有了五人配合联动的整体性,更加符合篮球运动是团队的本质,自固定战术诞生以来,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欧美篮球人,固定战术的排列组合在变,但固定战术的精神实质没有变。
中国篮球因为自篮球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创立出适合自己的战术体系,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学前苏联,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04年以后开始学习美国篮球战术以及欧洲的一些固定战术体系。近20年来,中国篮球学去学来,似乎什么都没有学到,不仅没有学到,还丢掉了中国篮球传统的快灵准,导致现在的中国篮球排名世界第29位,跌入到中国篮球历史低谷。从文化哲学的背景来看,中国人不适合打固定战术,这是中西文化哲学差异所致。中国人的文化渊源最早来自《周易》,经历儒释道融合,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始终一脉相承,始终如一,影响了几千年中国的人的文化传承与思维方式。《周易》以取象思维、整体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拐弯思维闻名于世,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相比欧美固定思维、直线思维与逻辑思维,中国人属于上述六大思维、核心就是拐弯思维。一群具有拐弯思维的中国人去打欧美固定思维背景下的固定战术,如何能打好?明白人一看便知。
1995年,篮球传入中国100年之际,在云南昭通诞生了一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方圆之道研究中国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即画圆战术。画圆战术的创立,使得世界篮球战术由两三人之间的基础配合到五人整体联动的固定战术再到五人整体多变机动灵活的画圆战。《周易》的取象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循环思维、辩证思维、拐弯思维在“画圆战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天人合一和谐观、整体观、方圆
之道的内在融合机制与独立个性的有机统一思想,演绎成画圆战术的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基本移动路线之圆与变化路线之方相得益彰、相互融合,实现了外圆内方、智圆行方、纵横捭阖。“画圆战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与智慧不仅解决了篮球战术中“一个球与五个人”的矛盾和谐问题,还解决了中国人打欧美固定战术直线思维、规范有余、变化不足的问题,让中国人打篮球找到了适合中国文化哲学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更符合中国人的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在规范中变化,在变化中体现规范,从此,中国篮球有了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品位的篮球哲学。
《周易
》的整体思维、循环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拐弯思维在画圆战术中的体现不用赘述,也容易理解。那么,取象思维如何体现的呢?正是《周易》的取象思维,让画圆战术创立出战术组织展开的“战术口诀”。用前中国女篮主教练马跃南指导的话说:战术口诀,是画圆战术的组织形式,是对世界篮球战术组织形式的中国化独创性贡献。取象思维,就是意在事先思维,这是中国文化哲学、审美艺术的特色,以象取意,以意达形,以意促形,表现在中国文化艺术、武术、书画、建筑等各个广泛的领域,书画中的意在笔先,太极中的意念
等就是集中的体现。画圆战术从取象思维中获取智慧的灵感,创立了基本移动路线战术口诀、变化路线战术口诀,成为打好画圆战术的活的灵魂,实现了大道至简、化简驭繁、道法自然的功效,将比赛置于无形,以无形统领有形,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无招胜有招,只要将画圆战术的战术口诀内化于心,便能外化于形,不仅让画圆战术具有了一种自组织特征的战术体系,还实现了欧美篮球的中国化,更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篮球进攻之路。
太极就是一个圆。中国太极画圆战术就是有无数的圆联贯而成的一种战术体系。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这个圆。作为画圆战术的创立者,我对画圆战术的自信源于中国文化自信,源于画圆战术源于中国文化哲学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篮协副主席、前中国男女篮主教练宫鲁鸣指导称赞:“世界篮球有八大战术体系,中国篮球正在为世界篮球贡献第九大体系,这就是画圆战术”。画圆战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方圆之道哲学思想的产物,是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在篮球运动中的具体化与生动实践,中国人打画圆战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哲学智慧,打出中国篮球精彩。正是:“少林武当形意拳,自古英雄出少年,画圆战术练神意,篮球打出中国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