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最大的创新在哪里?

(2020-07-02 14:25:03)
分类: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最大的创新在哪里?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最大的创新在哪里?》
                               ——李晓波教育教学”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95)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诞生以来,一些老师说,你讲的那些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我们平时也都在讲啊,四个环节即传授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们也都在说呀,没有什么新鲜的。看上去,这些老师的观点,似乎有些道理。但我们需要明白,课堂教学的重心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后面的以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为突破口的三个环节,且不能满足于只是讲讲与说说,功夫都是练出来的!同时,我们必须整体谋划、系统思维、高度组织化运作课堂教学,就好比珍珠再好,也需要项链将其串起来,才会熠熠生辉,若缺失项链的串联,就成了一颗一颗的珍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课程改革的“两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到“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标的进阶发展,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与课堂革命扑面而来。新时代教育教学,需要创新的课堂教学法。“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最大的创新在于其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高度组织化水平的科学构建,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直线的、零散的、局部的、单一的、技术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教学思维与模式。“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辨证思维、协同思维、高度组织化思维,以战略战术来谋划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技术操作,体现了大道至简、简约而不简单的思想。
哲学是解决规定性和延展性而导出智慧的学说。生命的有些时候,你必须去挑战伟大。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发展之首,解决教育教学质量群体的问题,没有整体的观念,没有系统的观念,没有组织化的方略,我们将无法处理好群体层面的问题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事论事、见子打子、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只顾眼前、急功近利的局面,难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传统满堂灌课堂以讲课代替教学,未厘清讲课与教学的辨证关系,甚至混淆二者关系,是点思维、技术思维的表现,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学生课外去完成各种作业,以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讲与教脱节,教与学分离,学与习割裂,以讲代教,以作业代练,以听代学,以讲代练,以刷题代习,深度学习严重不止,教学质量整体偏低;传统课堂满足于“教会了”,至于“能否学会”、“如何学会”,那是学生课外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把“教会了”等同于“学会了”,其实,所谓教会了,也只限于“讲清楚了”,离“教会了”还有一段不小距离,我们不仅需要把“讲清楚、“如何教会”置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更需要把“能否学会”、“如何学会”、“怎样思维”这些高阶目标任务提升到课堂教学的核心与关键来引导、组织、帮助,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本意。“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这些课堂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
其一,“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整体性创新谋划课堂教学。
“五点”是教学战略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四环节”是教学战术方法,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是技术策略操作,解决具体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四个阶段”即讲、练、赛、考是阶段性教学手段,解决教学的执行力和保障力问题。“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从点、线、面、体入手,进入整体教学布局,以课堂为平台,以思维为主线,展开教学的流程、环节、方法、活动、阶段,实现了教、学、习、思、练、赛、考的有机统一。从整体性视角审视课堂教学,变讲堂为学堂、思堂、习堂、练堂、赛堂,把一个个局部的技术操作环节、流程、活动、阶段圆融起来、思维起来,有机统一起来,构建起整体大于局部的高效课堂。作为新时代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更看重教法与学法的协同,认知与情意的协同,智力与非智力的协同,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协同。
其二,“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系统性创新统筹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战略目标系统为“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和拓展点,这是一个相互联系、进阶发展、由易道难的系统循环。尤其是首次将拓展点纳入战略教学目标,突出了思维培养的战略制高点,与时代同行,与创新同步。课堂教学战术环节系统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师组织学生运用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更是创新性地将四环节中的后三个环节革命性地纳入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仅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在课外自己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低效甚至无效,实现了教与学、学与思、思与习、习与练、练与赛在课堂的有机融合,回归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课外作业,实现了减负与提效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技术策略操作系统是:三分讲、七分练、课堂训练、讲练赛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思维培养为主旨,做中学,学中思,练中想,以大量训练活动为载体,全面、系统、深刻地落实了“五点”、“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战略战术目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凡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内容,都应当加以重视。教师以教学为中心,要把学与思、思与习结合起来,融入课堂教学,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是要围学科课程,引导、组织、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需要的各种知识和各种技能。
其三,“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高度组织化创新运作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涉及的是群体,凡群体就有一个组织化问题。传统课堂灌组织化发育程度是低效的单一的,而“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呈现出的高度组织化表现为:班级、年级之间集体备课找准“五点,集思广益抓实“四环节”,共同研讨抓牢“三分讲、七分练,强化教研抓好“讲练赛考”,吸取智慧抓细”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全过程。实际运行中,落实“五点四环节”体现出高度组织化水平,确保“讲、练、赛、考”高度组织化,保证“五点四环节”在各学科的全覆盖,对于教师教法除了杜绝满堂灌之外,可以提倡和允许百花齐放,教法多元,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教学“五点和四环节”必须步调一致,确保“三分讲、七分练、少讲重练、精讲精练”得以真正实现。“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在课堂教学技术操作的创新之处,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每一节课按部就班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单元,而是统筹一周的所有课时、半月、甚至是一月的所有课时,依据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时限,按照“五点四环节”分布,纳入“三分讲七分练”进行技术策略操作,真正强化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功效。创新教育理念,是创新教学行为的先导。每个教师必须培育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运用等新时代教育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
其四,“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前沿的创新视野定位教学改革。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把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了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上,顺应了创新时代的要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局限。学以致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不同,“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这是国家颁布的新时代高考考试评价体系。“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五点四环节教学法”的创新视野就是紧紧围绕上述国家颁布的考试评价体系来定位教学,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引领教学改革。因为考试是评价教学的主渠道,考试影响教学,考试决定教学,考试引导教学。我们必须坚持考试和教学改革相统一的正确方向。“五点四环节教学法“战术体系涵盖的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国务院、教育部在新时代所确定的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要求一致。
其五,“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以教改与学改同步创新奠定教学改革方向。
《中国“教改”前方在哪里? 》一文中说:“从哲学上看,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矛盾。学生是教学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教学这个矛盾的次要方面。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内因是矛盾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该文指出:“推动事物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让学生会学、想学、学会。为此,我们必须进行“学改”,更新学习的理念,改革学习的方法。与“教改”比较,“学改”才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可是,我们的教育,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只有“教改”没有“学改”,这个错误,显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错得很离谱,不能再继续了!”
从传统满堂灌课堂来看,我们把教师的授课即讲课当成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的课外有限的时间内。即便有教学改革,也都在如何教、如何教改上上花样翻新,而在如何学与学改上研究不足、改革创新不力,都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要讲好课就OK了。学改一直步履艰难,难有创新。
“五点四环节教学法”兼顾教改与学改、重在学改的理念与战术体系,彻底打破了长期纠缠于教改的误区,把教改与学改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既解决了教师三分讲,也解决了学生七分练的问题;既解决教师传授知识问题,又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组织学生运用知识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既解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问题,又解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核心素养的问题。把“五点四环节战术体系”教育教学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力量,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任务。
王阳明说:“学有所疑,便须思之,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思维是知识的眼睛,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学习就是接受新事物,思考就是融会贯通,创新就是敢于立善于破。当教学遇到哲学,就进入智慧教学;当思维成为常态,就进入创新教学。教学的关键是思维,学习的关键是思考。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思考力、批判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概括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离开“五点四环节教学法”这种融思维与思考的注重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靠满堂灌课堂是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教学法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技战术。“五点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战术体系、一种教育教学课堂管理体系、一种指导各门学科教学的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具有思维与思考相结合的哲学教学方法论,澄清了课堂教学的前提,划定了课堂教学的界限,切中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与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相吻合,因此必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芯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