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机会,给防守一个腹背受敌的两难困境,这是“画圆战术”最独到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先进战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更是“画圆战术”的智慧所在。此外,运用战术口诀打出移动路线,这也是“画圆战术”不同于固定战术的重要方法论,以无形统领有形,无招胜有招。内、外、边构成的战略进攻点的灵感源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战略,即实施“中心开花、
两翼牵制”军事战略思想,“画圆
战术”丰富发展为“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多点进攻”。
按照基本移动路线的战术口诀移动跑位之后,在限制区两侧会依次出现内、外、边基本进攻点,因为是通过双掩护或连续掩护展开的,所以防守队员有一名球员被挡在限制区内,出现了内、外、边三个机会点中只能防住其中的两点,总会漏出一个点,或防住内与边、漏掉外,或防住内与外漏掉边,或防住边与外,漏掉内,给防守制造了一个两难困境,始终会漏掉一个点,让防守首位难顾。
同时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若真的被防住,那么,变化路线就会在内、外、边三个点上衍生出来,使防守顾掉一头,又顾不了另一头,包括挡拆、策应、突分、传切在内的变化路线水到渠成。按照变化路线战术口诀,传内、传边、传外三个方面的进攻择势展开,外传必挡、传外必挡、传内必切、有切必包、外运必递等变化路线接踵而至,让防守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在实际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防守为了破解形成内、外、边进攻点时,在双掩护或连续掩护中总会抢到进攻掩护人人的外侧,因为他们知道,不抢出就会形成进攻机会,但进攻一方往往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做双掩护或连续掩护,错失进攻变化的机会。此时正确的做法是,当对方的防守抢到掩护时的外侧,其实已经失去防守内侧的位置,进攻方只要阅读比赛,观察防守人往外抢位的一瞬,直接轻松切入限制区即可破解。
“画圆战术”变化多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内、外、边形成过程中有一个1加7变化,有专门的文章进行解读,训练时需要专门进行强化,特别是专业队采用时,更需要进行在这个区域的进攻变化。内外边形成无论是低位掩护基本移动路线还是高位掩护基本移动路线都可以达成,原理一致,这个问题也是有专门文章进行解读。不能误认为“画圆战术”只有低位掩护的基本移动路线。在破解联防时还增加了双溜、三溜破解法,同样创造出局部内、外、外、边四个点,也有专门文章解读。喜欢“画圆战术”的球队,需要认真学习。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把握内、外、边的传球需要提高球队每个球员的传球视野,其传球方法提炼成一句传球口诀,即看着外边、瞄着内线、盯着边角,适时把握好防守随时漏掉的内、外、边机会出现时其中的一个点。我们看到,有的球队在实施“画圆战术”时,球员的传球视野过窄,没有看着外边、瞄着内线、盯着边角的传球视野以及余光,导致创造出的机会始终看不到,白白浪费诸多机会,不是“画圆战术”有问题,是球员把握机会的能力欠缺。解决办法,一是背熟传球的口诀,二是提升传球的大局观,三是培养传球视野。
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地区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出自云南昭通的“画圆战术”再次验证了这句话的真理性。不一样的“画圆战术”,其中的进攻密码和智慧操作,您掌握了吗!“画圆战术”属于中国,因为它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产物,“画圆战术”也属于世界,因为它为世界篮球战术贡献了中国特色的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
后一篇:颈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