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圆战术”蕴含的“气韵流淌、气脉贯通”,由此形成“行云流水”之势

(2020-04-25 09:06:26)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画圆战术”蕴含的“气韵流淌、气脉贯通”,由此形成“行云流水”之势


先秦时期,气为生命之本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孟子:“气,体之冲也”,管子说:“得之必生,失之必死, 何也,唯气”,庄子也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等等,这些论述说明,气是古人的生命观。
王充《论衡》:“天地气合,万物自生。”张载《正蒙·太和篇》:“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分阴阳,提示质与能的统一,以及万物由气所化的原理。反映于人,则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它是一切组织活动的营养所系。中医认为,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以书法为例,书法讲“气贯全篇” ,书法之气不可或缺,书气的思想就来自古人的生命观。刘熙载《书概》中论章法有道:“章法要变而贯”,变,即是笔画和字的姿态要千变万化,贯,即是要无论怎样的变化,前后气脉须顺通。人们常说的好书法是“一气呵成”。此说不说书写者挥毫时屏住呼吸一口气快速写完,而是说整篇书法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气脉相连,不可中断,一篇变而贯的书法作品,因为整体贯气,所以常常有“行云流水”之感。
表面看来,书法虽是纸上墨痕,然而古代书法家从来没有视之为死物,认为是活生生的生命体。唐人张怀瓘道:“夫草木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采各异,书道法此 ”。书法之气必不可少。书中之气,从书写者来,怀素《自叙帖》:“兴来小豁胸中气”,讲的就是书者将用笔墨将自身之气带入点画字迹之中,成为书气,一篇书法,因气而生动有神。
书法之气类似于人体内的经脉,将身体各部分联通一体。虚实、疏密、管束、接上、递下、错综、映带,无论内气与外气,须在气的引领下,做到实连与意连的有机结合,方能整体团结,生机勃勃,否则必然涣散脱落。  书法之贯气,谙熟笔法与笔势,端赖实连与意连,实连即笔画以有形可见之笔连接在一起,意连即势连,笔画不连但笔势却顺承。
苗雨时先生《简谈诗歌的“气”和“气潮》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孟子曾提“养气”说:古人修身,要善养“浩然之气”。“气”进入文学的论述,始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为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他认为,气是为文的根本。气脉贯通与否决定了文章的优劣。刘勰承继了曹丕的“文气”说,他在《文心雕龙·风骨》中说:“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键既实,辉光乃新”。唐代韩念进一步论述“言与气”的关系。他所谓“气”,主要是指文章的内在气势。他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即是说,为文时气乃语言之推动。古人论“气”,“气”是先天的禀赋,后人有所增补,认为“气可以养而致”,强调了后天修养对气质、个性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两者应该结合起来,内外兼修。
“画圆战术”作为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十分注重连贯性与流畅性,这是篮球战术的本质和规律决定的,也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古代“气观念”之生命观的影响与滋润,与中医之气、中国书法之气、中国文学之气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打“画圆战术”须做到行云流水,延绵不绝,气韵流淌,气脉贯通。衡量一种战术体系的优劣,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战术配合的连贯性与流程性,这是国际篮球界的共识。
“画圆战术”之“气”具体在哪里?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刚柔。《易经》:“形而上者为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画圆战术”大道至简,道器结合、神形兼备。“画圆战术”类似书法之章法,阴阳错综,刚柔并济,气贯全篇。“画圆之气”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方圆之道和谐哲学思想,因为整体,气由心生,因为方圆,气贯乾坤,因为和谐,风远自来。谋篇布局,气韵当头,刚柔互融,至柔至刚。随机落位、顺势发动、多元启动,转为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圆融共生之气,构成了“画圆战术”的最大气场,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战术线路与战术基础配合符号,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气”体现于以无形的战术口诀(战术思想的凝聚)引领有形的战术路线,形成气脉贯通、行云流水、充满篮球智慧和篮球艺术的“势场”。
在“画圆战术”体系中,气无处不在,也不可或缺,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曾国藩说: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画圆之理,亦然如此:纯以神行,大气彭荡,脉络周通,潜心内传,此乾道(战术口诀之无形、道);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之有形、器),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丝丝入扣,蕴含着方圆、阴阳、奇正、虚实、疏密、集中、分散、接上、递下、错综、纵横、映带、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顺逆、分合等气眼,也存在着内气(无形)与外气(有形)之分,内气即战术口诀,外气即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以内气统领外气,外气展现内气。球不上圈,画圆不止,是一种内气,蕴含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之浩然之气;手不粘球,马不停蹄,是一种外气,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之德行之气,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成全团队;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是有形的战术线路和基础配合的连接,即实连,意在事先、球先、人先的战术口诀是一种意连或势连,内外相连,方圆相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智圆行方。
基本移动路线之外气端赖战术口诀之内气而生:传球、反掩护、拆入、通过新的掩护拉出的循环,变化路线  顺从战术口诀之内气而长:传内必切、有切必包、有包必补、有补必援,外传必挡、外运必递、左右逢源、上下联动。气生于内、发于外,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画圆战术”变而贯而又贯而变,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气从随机落位开始,随多元发动展开,贯穿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有机相连,围绕内、外、边战略攻击点萦绕,承载着战略、战术和技术三位一体的圆方之气,在纵横捭阖中环转因化,让对手莫知所为,呈现出打法变而贯、气贯长虹、气脉贯通、延绵不绝的行云流水之气势。
思想改变命运,智慧走向未来。凡工夫只是要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即大道至简。打“画圆战术”,重气韵,重意境、重格调,内靠篮球意识与战术素养,外靠篮球技术与体能,篮球意识之上是胸怀、学问、修养,从这个角度看,篮球不仅是体育,更是一门艺术和智慧,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智慧之高低,全在思想,在“画圆战术”里,中国文化智慧和哲学思想越来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打“画圆战术”终究打的是境界与思想。凡事有常必有变,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 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中国篮球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与特点。
心地存锦绣,万物生和风。“画圆战术”是中国哲学文化思想意识的反映,是在篮球领域战术体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创造,在中国篮球融入国际化全球化篮球竞争激烈的征途上,谁有创造,谁就能在历史上占一席之地,谁没有创造,谁就只能照搬照抄,被历史淘汰。


有智慧的人,都会反反复复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个问题!

“画圆战术”蕴含的“气韵流淌、气脉贯通”,由此形成“行云流水”之势


60年前的篮球是什么样?回顾1959年的全运会,别有一番滋味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