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蕴含的“内圆外方”中国哲学思想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润。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润。“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治事合乎至德”。所谓“至德”就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行方”被古人当做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
黄炎培给儿子写道“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意思是做人应当方圆并用,该方则方该圆则圆。
洪应明《菜根谭》:“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曾国藩家书》:“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
史上有很多精通“方圆”之道而成就功业的。如:诸葛亮、徐文远、曾国藩、勾践、乾隆二刘(刘统勋和刘纶)、同时期的刘墉、纪晓岚等具精此“变通”之道。
古人早已有“变通”之道,《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文选·张衡<南都赋>》:“珍羞琅玕,充溢圆方。”李善注:“圆方,器也。”汉王粲《公讌》诗:“佳肴充圆方,旨酒盈金罍。”清钱谦益《重阳次日徐二尔从馈糕蟹》诗:“肴具圆方杂醢熬,白衣今日送衡茅。”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代称天地。语出《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唐刘禹锡《楚望赋》:“圆方相涵,游气杳冥。”谓随物赋形,或方或圆。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委曲》:“道不自器,与之圆方。”宋范仲淹《金在熔赋》:“因烈火而变化,逐懿范而圆方。”
《淮南子·主术训》
:“智欲圆而行欲方”,既要中庸、圆润,同时又不能失正气、骨气和品德,要在坚持原则情况下和保持独立的个性。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圆”,圆润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内圆外方。
内圆外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
“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政界、商界、各界、仕途,还是交友、家庭、谋职、事业、竞技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
正如卡耐基所说: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
“画圆战术”是如何体现中国智慧“内圆外方”哲学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方圆之道和谐
观的哲学思想有直接联系。和谐即矛盾,既对立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包括内在融合机制即圆融(圆)与独立个性即方正(方)有机统一,缺一不可。这里的圆融即内圆,方正即外方。内圆即处世之道,外方即做人之本。处世之道即善于融合各种关系,做人之本即刚正不苟。
“画圆战术”体系在创立时充分吸取了中国哲学“内圆外方”思想,以基本移动路线作为内圆的载体,变化路线作为外方的平台。基本移动路线体现圆的内在融合机制,融合人与人、人与球、人与物的关系,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居要,就像处世一样,包容他人,舍得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善于和谐处理各类关系。你传给我,我传球给你,你帮我掩护,我给你配合,通过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的移动路线的循环,将5位具有个性张扬具有方的特点的人圆融在一起;变化路线彰显方的球员独立个性与刚正不苟的品行以及精湛的个人技术能力,在圆融的基础上创造充分发挥个体技术体能等方的作用的机会与舞台,该出手即出手,出手必胜,展示方的个性。
圆内有仁为上善,方中无我是真人。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内圆外方中国哲学思想,在“画圆战术”体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基本移动路线的内圆为纽带和基础,将伸出去的
五根手指紧紧圆融地攥成一个拳头,又不失变化路线球员外方的独立个性,通过挡拆、策应、突分、传切、反跑等变化路线路径实现个体技术发挥的最大化,在出现时间差突破、空间差投篮、位置差内线小打大外线小突大时,坚决给予攻击的机会,实现了内圆中彰显外方,外方中留存内圆,圆中有方,方中存圆,坚持做到“从圆而方,以圆促方,圆中求方,小圆大方”。
王阳明说:莫道人为无感召,从来天意亦分明。万物皆有其规律和本质可循。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涉及12位个体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具有方特征的球员,若球员缺失内圆的思想与意识,球队没有构建起内圆的体制机制,球员的外方将成为破坏团队最大的利器,表现为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自私自利,团队意识淡薄,不愿团队配合,缺失奉献精神,忽视球品,偏视球技,他们认为的方仅仅技术球技,不知道还有球品与做人;若仅有内圆的意识,过分强调团队忽视个性张扬,球队缺失彰显独立个性的方的体制机制,没有给球员个体才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平台,也是对球队的一种伤害,导致球员难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忽视基本功训练,导致技术不精湛,缺失个性化的技术,犹豫不决,果断不足,缺失亮剑精神,失去勇于拼搏的精神。现实中一些球队或片面强调内圆,或片面强调外方,难以实现内圆与外方的有机统一。走得太久,常常忘记了为何出发,把握不好内圆外方的有机统一,我们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对危机解决问题的点思维。
“画圆战术”体系用“内圆外方”中国哲学思想布局其基本移动路线(内圆)和变化路线(外方)的辩证统一,以“
智圆行方”思想统领球队个体成员与团队的技战术全面发展,提出了“崇尚技术、战术至上、团队篮球、智慧篮球和艺术篮球”理念。崇尚技术,意在凸显球员的外方,以便当变化路线中彰显独立个性;战术至上旨在体现内圆,以团队配合、战术配合为己任,技术战术化,在圆融的大局中彰显独立个性;团队篮球重在强调球员的品行与品德即球德,善于奉献,宽仁包容,能牺牲小我,善于团结他人,拥有大局观、执行力强;智慧篮球和艺术篮球,反映了“智圆行方”思想,篮球运动内涵智慧与艺术,方圆并用,随方就圆,圆中有方,止于至善,只有智慧全面、圆融灵活、见识广博和球员全面的品行球德以及过硬的技术相统一才能打好“画圆战术”,继而打出篮球运动的智慧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