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中国男篮这么多年来的半场进攻都是采用打挡拆、外围投三分球和后卫持球突破这“三板斧”打法,都是从外往里挤着打的。中国男篮这“三板斧”打法如果遇到水平相当的队,可能并不存在什么问题,特别是遇到水平不怎么样的弱队,更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中国男篮遇到比此前都强很多的强队,特别是这些强队如果采取攻击性、压迫性和破坏性很强的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时,中国男篮的“三板斧”打法就会出现大问题。这些问题在去年的世界杯上再一次得到更加清晰的验证,以惨败告终。
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宛如一个“气球”,外强中干,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的特点是强在外线,而罚球线一带的中间区域则是薄弱环节,薄弱区域。所以这种防守像个“气球”,皮“硬”中空!知道了这个特点,我们再看中国男篮半场进攻的“三板斧”打法,如上所述,“三板斧”打法都是从外往里挤着打,面对对方攻击性、压迫性和破坏性很强的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这么打,不是打它中间的薄弱区域,不是避其锋芒攻击其弱,而是在打它的强点,是愣往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的最强区域上硬碰!这不是鸡蛋楞往石头上碰吗!?显然,这种硬碰硬的打法起码是不明智的,不聪明的。
从战术运用角度来说,破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也好,破联防也罢,正确打法是打到它的中间薄弱区域,也就是我们多次强调的应该采取“在穿底掩护的基础上、中锋上提在罚球线居中策应、外围穿插掩护跑动”的打法,通过穿底掩护的横向扯动后、中锋拆入在罚球线居中策应就如一根针刺破了“气球”一般,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瓦解了对方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的作用;中锋居中策应就是打它的薄弱环节!而绝不能打它的外线最强区域,而应该打它中间的薄弱区域!所以说,在去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男篮遇到世界强队后,对方就采取了攻击性、压迫性和破坏性很强的半场扩大盯人或紧逼防守,中国男篮仍然坚持从外往里挤着打的“三板斧”打法,不采取穿底掩护拉扯、中锋居中策应、外线穿插掩护跑动打法,那就是在战略战术上、策略上犯了的错误,出现重大失误,中了对手的圈套,连续输掉比赛,最后沦为第24名,无缘东京奥运会,中国篮球走到低谷,已经带来严重的后果。
中国男篮十多年来之所以形成挡拆、外围投三分球和后卫持球突破“三板斧”打法,与学习照搬美国篮球打法密不可分。挡拆、三分、持球突破,是美国篮球的标志性打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强的个人能力,美国球员的个人能力在遇到半场扩大盯人时,一般都是采用挡拆、三分和突破致敌,简单粗暴,砍瓜切菜一般,他们都是采用从外往里打,因为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就是CBA赛场上的外援也是如此,他们的能力决定了他们不需要复杂的战术,而是采用从外往里打的挡拆、强投三分和强行突破,风生水起,令人羡慕。潜移默化中,照搬照抄中,中国篮球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由外往里打的“三板斧”打法,我们也照方开药般玩起来,结果,我们总玩不爱
转。可以这么说,“三板斧”打法适合美国篮球,不适合中国篮球,因为中国球员的身体条件、个人技术和突破能力和运动天赋决定了不适合。而中锋居中策应、外线穿插的打法原本就是中国篮球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打法,很遗憾我们丢失很久了。
去年的世界杯上,西班牙男篮坚持了20多年的团队打法终于收获世界杯冠军,面对阿根廷凶悍的扩大盯人防守,西班牙男篮沉着应战,打法清晰,思路正确,没有简单的打挡拆、也没有强突和强投三分,更没有站位式低位进攻,而是紧紧抓住扩大盯人的空虚地带在罚球线一带的软肋,大做文章,球过半场,小加索尔放弃了低位要求硬打篮下的打法,变为上提三分线弧顶与卢比奥数十次打出了居中策应,外围同伴穿插掩护,里应外合,内外
结合,轻松化解了阿根廷凶悍的扩大盯人的锋芒,最终夺得冠军。里面接应,外面攻打,里应外合,居中策应、
掩护掩护拆入,就是这样一种战术配合。至今,西班牙智慧的打法和篮球艺术,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值得中国篮球认真研究和学习借鉴。西班牙夺冠靠的是实力,这个实力归根到底是对篮球运动攻防规律和本质的正确认知和评价以及做出合理的选择。反观阿根廷面对西班牙同样的扩大盯人,却是采取挡拆、外线强投三分、强行突破、突分的打法,少有居中策应,全都是由外往里打,却打在了西班牙扩大的外线防守强点上,无功而返,无力而归,遗憾屈居亚军。两队相比,胜败还在战略战术的选择,而非技术。这场比赛,阿根廷的打法像极了中国篮球的“三板斧”打法。
中国男篮半场进攻就是三板斧,挡拆、三分球、个人突破,都是飘在外面,从外往里挤着打,费事费劲,成效不高。中国篮球已经不能只采用打挡拆、外围投三分球和后卫持球突破“三板斧”的单一打法了,必须根据人盯人或联防的特点,根据其防守的薄弱环节在罚球线一带,依据中国人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中心开花、两翼齐飞、内外结合、里应外合、穿插掩护、多点进攻”的战略战术来应对,方能振兴中国篮球,让中国篮球走出低谷。
“画圆战术”就是一种“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内外结合、穿插掩护、多点进攻”的战术体系,既可进攻半场与扩大盯人防守,也可破解各类联防。无论什么防守,限制区一带都是其软肋和薄弱环节,“画圆战术”就是 在就这个区域做文章,以里应外合实现内外结合,这是圆的轨迹。“画圆战术”是按照篮球运动攻防规律和特点研发出的一种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基本移动路线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通过单掩护、双掩护、连续掩护、多掩护的横向拉扯创造出内、外、边机会,内即中心开花,外与边即两翼齐飞,各种拆入、切入和拉出则为穿插掩护,内、外、边则是多点进攻,变化路线从基本移动路线创造出内、外、边基本进攻点衍生出居中策应、交叉策应实施传内必切、外传必包、有包必补、有补必援的内外边结合态势,外传必挡、外运必递、上下联动、左右逢源、 有上有下、有左有右,形成了协同作战的内外边结合的战术形态。
“画圆战术”没有固定死的移动路线,只有无形的战术原则或战术口诀,机动灵活多变,不与对手硬碰硬,不直接面对防守的外线强点,而是避其锋芒,采用拐弯、迂回、渗透的战法,里应外合,内外结合,以柔克刚,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去成为其心腹之患,从里打到外、从外打到边,从边打到内,把各种掩护集中到基本移动路线上,目的就是南征北战,横向扯动,调动防守,制造各种混乱,迫使对方频繁换位,化解其协防,破坏其防守的整体性,彻底暴露出限制区罚球线一带的空虚地带,创造出内(居中策应)、外(外线45度)、边(边角)统筹谋划、相互牵制的多点攻击选择机会,中心开花,对方必然回收,两翼齐飞,外线势必空虚,边角势必弱防,使得防守顾此失彼,打进打出,打出打进,首位
难顾,以时间差、空间差为攻击信号,实施突破、突分与投射,把挡拆、策应、传切、突分、手递手集中到变化路线上,集中力量在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机会点的某一点上实施纵向切割的组合拳式打击,体现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功效,体现了集中优势兵力在防守的薄弱环节穷追猛打,在局部形成多打少机会。
“画圆战术”的出现,继承了历史上中国篮球老一辈篮球人留下的“中锋上提在罚球线居中策应、外围穿插跑动”的内外结合打法,又丰富完善了以基本移动路线的各种掩护支撑的横向拉扯佯动,更明确了内、外、边有机结合的中心开花、两翼齐飞、里应外合、内外边结合、外线穿插切入、多点进攻、左右呼应、上下联动的战术体系,符合进攻盯人和联防软肋的规律和特点,彻底改变了中国篮球简单的“三板斧”打法,用若干战术口诀把掩护、策应、突分、传切等基础配合串成一种立体、交叉、内外、多层、圆融辩证统一的战术自组织系统,适合中国人的身体条件、技术特点,是中国篮球走向国际化道路上的中国篮球进攻哲学,必将为振兴中国篮球贡献智慧和力量。

前一篇: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