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圆”,凸显“方”,实现“圆方融合”,是“画圆战术”的方圆之道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画圆战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方圆之道哲学思想的产物,从圆而方、圆中求方、以圆促方、小圆大方,是“画圆战术”表达的哲学深意和价值追求。具体到战术体系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构建“圆”,凸显“方”,实现智圆行方,圆方融合。构建好“圆”,是为凸显好“方”服务的!“圆”在“画圆战术”体系中表现为基本移动路线,“方”在“画圆战术”体系中呈现为变化路线。圆方融合,就是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有机融合、相互转化、相得益彰。
“画圆战术”体系中,构建“圆”,即跑好基本移动路线,实现内在融合,创造出内、外、边基本攻击点,是“画圆战术”是最基本的逻辑前提和进攻起点,只有构建好“圆的循环”,创造出内、外、边,才有“方”即变化路线也即独立个性的攻击空间和变化发展,因为,变化路线是在基本移动路线创造出的内、外、边三个点上生成变化的,构建好“圆”,即跑出基本移动路线,才有变化路线“方”的正确实施,因此,构建“圆”是打好“画圆战术”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在每一次进攻中,包括24秒、14秒时间段内,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快速构建好“圆”并跑出基本移动路线的“圆的循环”,保证实现变化路线“方”的切割呢?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迟迟发动不起来、发动方式单一、发动方式不当等,都会影响构建“圆”的实现,滞缓“方”的展开。
其一,随机落位、快速发动是构建“圆”的重要机制。在快速反击的过程中,第一时间需要快速启动发动方式,这是构建“圆”的重要机制和主要程序。至少30种以上发动方式中,每一种都能进入基本移动路线之“圆”的循环。进攻方要根据进攻落位态势和防守变化,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发动,第一时间转入基本移动路线之“圆”,加速“圆转循环”,创造变化路线生成的内、外、边攻击点保证变化路线的顺利实施。若在快速反击中不能及时随机选择好发动方式,就会拖延进入“圆的循环”即基本移动路线形成的重要时机,导致比赛的混乱和进攻意图的暴露,更难创造出内、外、边的最佳时机,导致变化路线的“方”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其二,要根据防守的态势选择发动方式是构建“圆”的智慧选择。条条道路通罗马,至少30种以上发动方式中,都能在发动后进入“圆的循环”。有的是针对缩小盯人的,有的是针对扩大盯人的,有的是针对各类联防的,因此,反击过程中阅读防守阵型是做好发动方式的重要战术素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对方使用扩大盯人时,发动方式应更多采取居中策应发动和挡拆发动进入“圆”即基本移动路线的循环,而不宜使用溜底(穿底)发动,这容易导致传球线路过长被抢断。其他缩小盯人和联防在至少30种以上发动方式中随机选择皆可。
其三,强化随机落位快速发动的对抗训练是构建“圆”的常态化模式。尤其是面对半场扩大时,尤为重要。快速反击中,遇到压迫式和攻击性强的半场扩大盯人,往往给进攻一方在构建“圆”之前造成各种混乱与无序,能在混乱与无序中找到随机落位中有序快速的发动,需要专项的强化训练,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一般的理念中,需要强化的专项训练磨合。只有在特定化的训练中,球员才能逐渐找到其有序且高效快速的发动方式,使之不因对手扩大盯人而推迟发动而进入“圆的循环”。
其四,人人都能熟练掌握更多的发动方式并做到人人能发动是构建“圆”的多元化方式。一般的理解,发动方式都是后卫组织进行的,但比赛中千变万化,特殊情况和特殊比赛中,防守一般会对1号位组织后卫严加看管,不能因此手忙脚乱,自乱阵脚。若是其他位置球员,包括2、3、4、5号位球员都能熟练掌握更多的发动方式,在1号位被对方严密防守的情况下,在随机落位的无序阵型中,主动担起构建“圆的循环”的发动方式,第一时间组织好有序高效快速的发动方式,尽快进入基本移动路线的“圆的循环”,做到遇阻依然不延时不拖延,流畅连贯、行云流水,延绵不断,则能保证变化路线“方”的水到渠成,展开更有效多元的攻击。
《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中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圆为规,方为矩;因为圆,所以方。“画圆战术”的方圆之道,对于中国篮球的意义非同一般,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团队战术体系,适合中国人打篮球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文化背景、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画圆战术”出自云南昭通,属于中国,必将走向世界,长锁指导十分自信地说:“和你一起创造未来”,原山东男青主教练现任青岛男青主教练徐长锁指导对“画圆战术”的前景充满希望。早在2017年,他就执教山东男青使用“画圆战术”夺得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和第十三届全运会亚军!他说,“我们就是要支持国货,我们就是要打中国太极画圆战术”。长锁指导也是国内专业教练中第一个成功使用精通研修“画圆战术”的第一人。现在,长锁指导在中国篮球圈正不遗余力地推广着“画圆战术”,让更多的教练员认知并使用中国创造的团队战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