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圆战术”蕴含的鬼谷子智慧——掌握方圆之道,通晓处世之理!

分类: “画圆战术”理论 |

鬼谷子认为,方圆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层次。大而言之,方是做人的底气,圆是做人的方法,将方圆合璧的人,才是能够纵横捭阖,任意挥洒的“武功高手”、“创业高手”、”“篮坛高手”。
外圆内方的处世的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还是处理社会管理、作战的谋略。方是对原则的遵循,对道德标准的维护;圆是思路的变通,是手段的灵活。人们处在各种关系中,包括篮球比赛的攻防关系,方圆之道是安身立命、杀出重围的重要途径。
鬼谷子说,把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发现对方的行动却十分迅速。就像阴变阳、阳转阴,圆变方、方转圆一样自如。在情况还未明朗之前以圆略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不论前进还是贬退,是左迁还是右调,一切都要用上面的方法管理。
鬼谷子在在这段话中提出,在情况还未明朗以前与人相处要以圆略来诱惑对手,而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方圆之道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用这个方法来对待。
“画圆战术”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家“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产物,也是“方圆之道”哲学思想的凝聚。其基本移动路线意在“圆”、整体,变化路线旨在“方”、局部。在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延绵几千年和谐观中,“圆”具有内在融合机制,“方”彰显独立个性,圆方辩证统一即和谐。
在“画圆战术”展开攻击后,面对对手严密的防守,采取的是鬼谷子智慧,即“在情况还未明朗以前与人相处要以圆略来诱惑对手,而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基本移动路线以圆略来诱惑对手、调动对方、寻找破绽,当摸清对方的防守变化和锁定其防守漏洞后,用变化路线的方略来攻击并战胜对方。在比赛中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还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对待。
先圆后方,先整体后局部,先基本移动路线后变化路线,这是“画圆战术”的操作原则,完全符合鬼谷子圆方智慧。在基本移动路线圆略展开后,把自己的暴露给对方微乎其微,隐藏好自己的进攻意图,让防守摸不透进攻从哪里来,要打到哪里去,是何人开打,用何种方式去打,一旦发现对方疏漏即可采用变化路线的方略如挡拆、策应、突分、传切迅速攻击,就像阴变阳、阳转阴,圆变方、方转圆一样自如。
圆内有仁为上善,方中无我是真人!“画圆战术”体系中,惟有外圆内方,才能进退有度。基本移动路线就是外圆,变化路线就是内方,外圆生内方,内方转外圆。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机会点是变化路线是生长点和拓展点,换句话说,变化路线不可随性而变,原则上必须在基本移动路线创造的内、外、边机会点上有序变化,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不仅要掌握外圆内方的处世之道,还要把握好进退有度的原则。俗话说:“鹰立似睡,虎行似病。很多时候,不要急于启动变化路线,不要急于进攻,而是在基本移动路线上用暂时的圆略、耐心的周旋、示弱的画圆,能够用来保护自己不露锋芒,使对方猜不透的攻击的意图,让自己得以在暗中蓄积力量,伺机实施变化路线方略攻击,最终实现抱负、获得胜利。
历史上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他用方圆之道免去了曹操对他的怀疑和妒忌,从而最后才能如愿以偿地逃脱虎狼之地。至于三国后期的司马懿,更是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他佯装成快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达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
中国画圆战术,尽显思想智慧!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方圆合璧,才是智者所为。实践“画圆战术”的静、定、慧、空,就是在修行人生,激烈的赛场,运用好“方圆之道”,必能无往不利,所向披靡。无论是趋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张弛有度,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获胜的机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