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委党校第116期乌蒙论坛教师节专场即兴辩论

分类: 关于哲学 |








即兴辩题:提升教师能力重在补强短板,提升教师能力重在增强长板
对阵双方:昭通市委党校 昭通学院
点评嘉宾:昭通市委党校副教授 韩焰
有话要说:昭通市委党校张旭峰
有刺要挑:李晓波
《短板,长板,你怎么选?》
“木桶原理”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知识:
一个木桶是由多块木板箍起来的,当各块木板长短不一时,这个木桶装水的最高水位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回答是显然的: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
如果有的板很短,其它板即使再长,也是无用,而且那些长板越长,浪费就越大,因为它们都受限于最短的那块板。这一原理告诉我们,要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始终关注是否存在短板、善于并及时发现短板以补高它。
如果大家继续思考如何让上面那种木桶装水时的最高水位提高,除了补长短板的传统思维之外,估计还能有许多办法。
其中一种可能的办法是:把那块短板去掉,用剩余的长板重新箍一个桶。这样木桶口径虽然变小了,但桶中的最高水位可以提高。可以将这种办法称为“木桶原理”的反向思维。“木桶原理”的反向思维告诉我们,要关注长板,有短板不用担心,最重要的是有没有长板。如果所有的板都是一样长,但都是短板,这就麻烦了。同时,这种思维应用在人生成长中,其隐含的意义便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才是一个人得以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
分别孤立来看,上述两种思维都是可取的,但却是割裂的,各说各话,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
大家或许会问,上述反向思维是否有成立的前提——短板能否被去掉?如果去掉短板时破坏了长板怎么办?如果去掉那些短板后,重新箍成的不再像“木桶”而更像水瓶,不能充分发挥装水的功能而只能用来插花怎么办?再有,传统思维要求关注短板,反向思维要求立足长板,那么,在人生成长中,到底是围绕短板还是长板展开?短板和长板分别起什么作用?如何辩证地看待短板与长板之间的关联逻辑?
首先,搞清楚自己是什么;
然后,不要整天执着于“无用短板”或沉湎于细碎环节,善于或尽快找到“关键短板”(没有最好),厘清有无“无用长板”,充分利用“关键长板”。
第一个层次其实是一个人生格局的范畴。
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着眼点仅仅是当下和“小我”。我今天中饭吃什么,花多少钱买菜,少做了多少工,多赚了多少钱...当然,这样一点都没有错,但只是在被日子过,而不是过日子。
用一个简单粗俗的例子来形容上面的状态就是:如果你只有赚一千块钱的心量,是无论如何赚到不一万块钱的。
这也能解释为何普罗大众不能明白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们要将万贯家财捐赠出来。因为后者在更高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看待人生与世界。
许多人之所以纠结与痛苦就是因为始终将自己束缚在“小我”之中的缘故。
从最宽泛的维度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份子,无时不刻地在你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维持着摄入与付出的平衡,从世界中来,最终回到世界中去。
起终点大家都一样,不同之处就在于各自的使命,也就是你身上独有的特质和优势。Michael
Jordan因为篮球而影响着世界,没人在乎他高夫球打得跟泡屎一样;Steve
Jobs因为苹果而改变了世界,没人在乎他在生活中的奇异怪癖。
使命,是你人生的标签。
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能有机会哪怕聆听一次自己内心的声音;有的人却在孩提之时就了然自己一生的归属。每个人都存在找到自己人生使命的可能性,需要只是纵贯时间和空间的心量与格局。
再说第二个层级,短板还是长板?
舍弃“无用短板”,找出“关键短板”。
厘清“无用长板”,注重“关键长板”。
我们要学会通过转换注意力等措施,将“无用长板”(如果存在)所占用的资源引导以支撑“关键短板”的提升或“关键长板”的挖潜;将“关键短板”尽快提升与改进,以支撑或转化为“关键长板”。
“关键长板”是个人使命实现的核心内涵,是形成“术”层面战略构思、进行个人能力提升、发掘个人潜力的最重要出发点。
如果没有“关键长板”,则必须加快培育以生成;一个知行合一的杰出精英必定是同时注重改进“关键短板”与发挥“关键长板”的个体,二者缺一不可;围绕“关键短板”的所为即是提升整体“地基稳定性”的工作,围绕“关键长板”的所为即是实现人生要义的途径。
前者体现了一种支撑,后面呈现为一种升华。我们需要找到人生的坐标,令短板成为基石,让长板插上翅膀。
前一篇:练字——2018年9月